最新| 内科| 外科| 皮肤性病科| 五官科| 传染科|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母婴/育儿| 两性| 男科| 妇产科| 肿瘤科| 肝病科| 生活| 药品| 分享|
首页 疾病查找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发病机制是什么

医生在线免费咨询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发病机制是什么

健康分享者:yiqikwok

更新时间:2013-05-09 17:48:04

概述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是一组B淋巴细胞功能异常亢进、产生抗自身红细胞抗体、使红细胞破坏增加而引起的贫血。那么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发病机制是什么呢?下面我给大家讲讲

步骤/方法:

1、 病毒感染:病毒感染可能激发多克隆B细胞或化学物与红细胞膜相结合,改变其抗原性等均可能导致自身抗体。

2、 免疫功能紊乱:患者有抑制性T细胞减少和(或)功能障碍,辅助性T细胞功能正常或亢进,相应B细胞产生自身抗体增多。

3、 红细胞膜蛋白成分异常:电泳发现AIHA患者红细胞膜带-3-蛋白(band-3-protein)减少,提示红细胞蛋白修饰导致膜成分丢失。

4、 溶血的机制:温抗体IgG致敏的红细胞主要由巨噬细胞上的Fc受体(FcR)识别、结合,进一步被吞噬;一部分致敏红细胞被吞噬时发生膜损伤,部分细胞膜丢失,红细胞变为球形,变形能力降低,渗透性增加,最终在脾或肝中被破坏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药品推荐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