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在线免费咨询
更新时间:2015-06-20 21:08:04
心肌缺血,作为老年病中常见的一种疾病,它的发病的原因主要还是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有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冠脉狭窄或闭塞是引起心肌缺血最主要、最常见的病因。这种病通常多发于中老年人,尤其是40岁以后的中老年人。常常是在患者体力活动时或者是劳累或精神紧张时,会出现胸闷、心悸、气短,并且胸前区压榨性疼痛。这些都是心肌缺血的表现。那么,在临床上治疗心肌缺血主要用什么药物呢?
1、 首先,我们在临床上常用的药物都是对症支持治疗的药物。主要有抗血小板的药物,有阿司匹林肠溶片,氯吡格雷片等,这些药物主要是预防血液中血栓的形成,以免引起患者血栓栓塞的情况出现。
2、 其次,我们在临床上还经常用的治疗心肌缺血的药物有β-受体阻断剂,这类药物主要有美托洛尔或者是美托洛尔缓释片,这类药物能够减慢患者的心率,然后进一步减少心肌的秏氧量,预防患者出现猝死的情况。
3、 我们常用的药物还有:单硝酸异山梨脂,主要是用来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肌的供血量;还有辛伐他丁,主要是降低患者血浆中的胆固醇,以此来稳定动脉斑块,防止斑块脱落形成血栓。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注意早发现冠心病,早发现心肌缺血,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如果有胸闷、心悸、气短等这些临床症状,一定要尽早的去医院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