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在线免费咨询
更新时间:2015-06-17 20:12:35
佝偻病一般多见于婴幼儿,特别是3~18月龄。主要表现是生长最快部位的骨骼改变,然后影响肌肉发育及神经兴奋性的改变,年龄不同,临床表现不同。佝偻病可分为四期,初期见于6个月以内,特别是3个月以内小婴儿,此期常无骨骼病变。活动期,出现甲状腺功能亢进功能亢进和钙、磷代谢失常的典型骨骼改变。恢复期,血钙、磷逐渐恢复正常。后遗症期,多见于2岁以后的儿童。因婴幼儿期严重佝偻病,残留不同程度的骨骼畸形。服用五维赖氨酸口服液是有治疗效果的,但尽量配合钙剂使用。
1、 佝偻病主要会引起婴儿抬头、坐、站、行走都较晚,语言发育落后,贫血等症状。在一些比较严重的佝偻病的患儿中,还会出现其他的骨骼变形,如鸡胸、漏斗胸、X型腿、O型腿、肋串珠、手镯和脚镯等。
2、 佝偻病是由于维生素D缺乏引起,它们能促进小肠粘膜对钙、磷的吸收,并能促进骨样组织成熟,使血中钙、磷向骨质生长部位沉着形成新骨。维生素D有内源性与外源性两种。内源性的是靠日光中的紫外线照射皮肤,而后在体内合成;外源性的来自食物。
3、 预防和治疗均需补充维生素D并辅以钙剂,防止骨骼畸形和复发。坚持母乳喂养,及时添加含维生素D较多的食品(肝、蛋黄等),多到户外活动增加日光直接照射的机会,这样有助于维生素D的合成和钙的吸收。
小孩三个月内要补充足够的维生素D和钙,可以通过内源性合成,即每天晒10分钟左右的太阳,外源性补充可以服用五维赖氨酸口服液,但要配合钙一起使用,另外,注意小孩用药,不要给小孩使用四环素和喹诺酮类消炎药,这些药物也会损伤小孩的骨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