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在线免费咨询
更新时间:2016-05-17 18:54:34
蛔虫病是由似蚓蛔线虫寄生于人体小肠或其他器官所引起的最常见寄生虫病,国内流行广泛,儿童发病为多。症状:儿童反复出现腹部或脐周一过性隐痛,或伴偏食,夜间磨牙,腹部膨隆等均可提示蛔虫感染,如有胆绞痛,胆管炎,胰腺炎时应考虑肠蛔虫病并发症的可能性;儿童患者腹痛,呕吐,腹胀,停止排大便与排气,扪及腹部条索状肿块时应注意蛔虫性肠梗阻的可能性。
1、 阿苯达唑:是广谱、高效、低毒的苯咪唑类抗虫药物之一。其作用机制主要是阻断虫体对葡萄糖的摄取,导致糖原耗竭与腺苷三磷酸生成减少,使虫体麻痹。
2、 甲苯达唑:为广谱驱虫剂,对蛔虫有较好疗效。其作用机制与阿苯达唑相似。
3、 双羟萘酸噻嘧啶片:为广谱驱线虫药,可抑制神经肌肉传导,引起蛔虫痉挛性收缩而麻痹,安全排出体外,驱虫作用快。
4、 磷酸哌嗪宝塔糖:具有抗胆碱能作用,可阻止蛔虫肌肉神经传导。有毒性低、疗效好、安全范围大等特点。
5、 左旋咪唑:可抑制蛔虫肌肉中琥珀脱氢酶活性,导致肌肉能量产生减少,虫体麻痹而被排出体外。
6、 伊维菌素:是阿弗米丁链霉菌产生的一种抗生素,属大环内酯结构,可抑制蛔虫神经肌肉信息传递,导致虫体麻痹因而有驱虫作用。
7、 中药中的乌梅丸、苦楝根皮提取的川楝素和使君子仁也有驱虫作用。
服驱虫药宜空腹,注意服药后反应及排便情况。加强粪便管理,注意个人卫生,清淡饮食,少食辛辣、油腻食物。
qq344738776
我也要发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