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病人平卧,一般用左上经腹直肌切口,长约6~8cm。也可用上腹正中切口,另从侧腹壁戳孔引出造瘘管。
2.做胃壁瓣 在胃中部大、小弯之间做一┌┐形瓣,宽5cm,长7cm。瓣的基底应做在近大弯侧[图 ⑴],以保证瓣的血运并便于通向体外。先切开浆肌层;将粘膜下血管缝扎止血,再剪开粘膜,吸尽胃内容物。
3.缝合胃壁切口 向大弯侧翻开壁瓣,由胃部缺口顶端中点开始,用4号丝线全层间断缝合胃壁切口[图 ⑵]。
4.制成“胃管” 将一条F18号管插入胃腔5~7cm,沿导管全层间断缝合胃壁瓣切缘,再加作一层浆肌层间断缝合,完成胃壁带蒂“胃管”[图 ⑶]。
5.引出“胃管” 在左侧腹直肌外缘,助缘下的腹壁上另戳一小口,其位置最好高于“胃管”的基部,以避免胃内容物外溢。通过小口引出“胃管”,其残端应露出皮肤0.5cm,将管壁与周围的腹膜、筋膜及皮肤用丝线间断缝合数针固定[图 ⑷]。最后,缝合腹壁切口。
版权所有:珠海健康云科技有限公司 粤ICP备13009187号 ┊ 经营许可证:粤B2-20130365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 ┊ 粤公网安备:4404040200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