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手术 > 经T形管窦道纤维胆道镜检查(术后胆道镜检查、POC)
1.用手术粘合薄膜,贴在窦道右侧,再将病人向右倾斜5°~10°,以防止向胆道灌注的生理盐水由窦道流出,浸湿病人衣褥。
2.拔T形管,操作野消毒、铺巾。
3.在无菌条件下,将胆道镜慢慢插入窦道,能见到呈暗红色的肉芽创面,到达胆总管后,色呈淡红。先探视无结石端,后探察结石端。检视上端时,先肝内胆管,后肝外胆管,逐级分支按序检查,着重了解胆管腔有无扩张、狭窄、炎症、残石、虫体、纤维素、肉芽肿及肿瘤等病变,同时注意胆汁粘稠度及混浊度,估计瘘道、胆管内腔及结石直径、性质,分别采用异物篮网取、狭窄扩张、炎症引流等治疗方法。
4.操作过程中,向胆道持续滴注生理盐水(500ml中含庆大霉素8万U,以充盈胆管腔,保持视野清晰。
5.确定结石位置后,将结石置于胆道镜视野左下角,使结石与镜面保持约1cm的距离,以免结石挡住视野。
6.直视下,左手扶镜控制旋钮,右手掌握网篮。通过胆道镜,插入闭合的取石篮,使其从结石右上角滑过,当取石篮外套管顶端超过结石位置时,张开取石篮,反复作进出、开合的连续动作,左手持胆道镜作回旋及上下动作,使结石在张开的篮外不断滚动。一旦结石入网,即收紧篮网,但应注意力量不能太强,否则结石易碎。
7.套住结石后,连同窥镜一起拉出。当结石不易被篮网套住时,应注意选择取石篮的大小。少数胆总管下端嵌顿结石,可采取推入十二指肠腔的方法。
8.取石后重新经窦道放置引流管至胆总管内,以保留取石的通道,并应开放引流胆汁24小时,以免术后发热。直管置入常易脱落,需妥善固定。可采用粗细适宜的Foley球囊导管插入,注气扩张气囊,即可防止脱出。置管时,可通过胆道镜测定窦道长度,而后置入并注意方向和长度,切忌暴力插入。
9.结石取净后,应对比X线胆道造影摄片,以防止残石遗留。
版权所有:珠海健康云科技有限公司 粤ICP备13009187号 ┊ 经营许可证:粤B2-20130365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 ┊ 粤公网安备:4404040200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