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麻醉与切口:全身麻醉,采用气管内插管气体麻醉,术中不用肌松剂,便于神经阈值电刺激时观察肌肉运动情况。术中采取俯卧头低位,腹部用矫形架垫高,以减少脑脊液丢失;采用屈髋60°,屈膝45°位。双下肢放置于器械台下,以便于观察。切口处两侧椎板外注射含肾上腺素的生理盐水,以免术中切口内渗血。按术前手术计划,通常在腰5、腰2下部腰3上部,椎板中央做1cm宽纵形骨槽的方法,行跳跃式椎板切除,保留小关节。进入椎管后,在切开硬膜前先抽出15ml脑脊液做贮备,待术毕关闭硬膜后再注回硬膜腔内。
(2)脊神经后根标记:切开硬膜,以椎间硬膜孔为线索,神经根在其椎板下出椎间孔,一般腰5神经根在腰5椎板下出椎间孔,且较粗大。而后找骶1,向上能找到腰4神经根,必要时做腰4椎板下部分切除。在腰2、腰3切开棘上、棘间韧带,除部分上下椎板开窗,切开硬膜,也可找到腰2、腰3神经根,有时可通过牵拉来判断是腰3还是腰4神经根。脊神经后根直径较粗,表面血管少,靠近背侧,后根与前根尚有自然束膜,能顺利分离。当神经根出现变异或无法区别时,可在钩出的神经束做弹拨试验,观察支配肌肉收缩活动情况,以防误伤神经前根,对后根分别用细橡皮条标记。颈部脊神经后根排列清晰,但牵拉度小,易损伤,术中需特别小心。
(3)电刺激方法与脊神经后根切断量:将标记的神经后根用细手术分离钩分成3~5束后,选用神经阈值电刺激仪,分别用电刺激钩刺激各小束,观察其支配肌肉的活动情况。支配的肌肉扩展范围广,该神经小束的刺激阈值低,兴奋性高。将该神经小束切除约0.5~1.0cm。各后根切除的比例:一般肌张力Ⅲ级以上切断50%,有病理反射的切断50%,肌张力Ⅱ级左右的切除30%,腰3、腰4切断30%左右,以保证股四头肌肌力。
脊神经后根切断后,仔细整理神经束在椎管内的排列,清除血凝块。用5-0号无损伤线连续锁边缝合关闭硬膜,硬膜内回注贮备的脑脊液。硬膜外注以玻璃酸钠(透明质酸钠)或将周围有血供的脂肪盖上,以防粘连。另外一侧做引流管切口,置负压引流管1根引流1天。
暂无相关信息
版权所有:珠海健康云科技有限公司 粤ICP备13009187号 ┊ 经营许可证:粤B2-20130365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 ┊ 粤公网安备:4404040200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