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 内科 儿科 传染病 妇产科 精神心理科 皮肤性病科 中医科 骨科 高血压 糖尿病 白癜风 肿瘤 性病 鼻炎 肾结石 肾虚 哮喘 腋臭 湿疹

医生在线免费咨询

当前位置: 疾病 > 拔毛狂 > 拔毛狂的用药选择
拔毛狂
概述 病因 症状 检查 鉴别 并发症 预防 治疗 饮食 饮食禁忌 经验 文章 问答 药品

拔毛狂的用药选择更新时间:2013-06-13

拔毛狂指的是一种反复的不能克制的拔除自己毛发的行为,常在儿童中多见,相信广大朋友们也可能曾经听说过这么一种疾病。研究表明它可能与某些严重的精神疾病有关。所以一旦发现自己或周围的孩子有拔毛狂的现象出现,一定要尽早去医院检查,看孩子是否还有其他的疾病存在。那么我们可以用哪些药物来治疗拔毛狂呢

1、心理治疗:

分析与本病有关的心理因素,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解除其焦虑情绪、情感障碍和顾虑,去除不良的心理刺激。对于儿童患者,通过教育及改善不良家庭环境,与父母配合进行家庭治疗等。再施以一定的行为疗法,包括患者自我监督、记录拔毛行为、惩罚机制、使用眼药水阻止拔毛等,这些方法的目的在于克制拔毛冲动、转移注意力,与拔毛冲动相抵抗。

2、催眠疗法:

催眠疗法常作为行为疗法、精神疗法的辅助疗法,对患者施以一定的催眠技术,减少患者的焦虑等。催眠疗法的效果与患者能被催眠的能力有关,与催眠的次数无明显关系。对该疗法目前缺乏系统的对照研究,尚不能得出确切结论。

3、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以抗抑郁为主,可选用氯丙咪嗪、多塞平、阿咪替林等三环类抗抑郁药。氯丙咪嗪是目前惟一经双盲、对照试验证实的对拔毛癖有效的药物,剂量每日50~250mg,连服4~6个月,治疗初期可产生抗胆碱能样不良反应,如口干、多汗、视力模糊、震颤尿潴留等,长期应用可导致体重增加。选择性5-色胺再摄取抑制药(SSRIs)为新型抗抑郁药,对拔毛癖和强迫性神经症等疾病有效,常用氟西汀、帕罗西汀、氟伏沙明、舍曲林等。该类药物起效快、用法简便,无三环类抗抑郁药的抗胆碱能样不良反应,但目前对其长期效应尚不清楚。

对用抗抑郁药治疗仅有部分疗效或疗效不持久者,可以小剂量氯丙咪嗪、5-色胺再摄取抑制药联用,常用氟哌啶酮、匹莫齐特。研究表明,单纯应用氯丙咪嗪治疗仅有轻度疗效,加用匹莫齐特(每日1~2mg),获得显著疗效且疗效维持6个月,同样,加用利司哌酮(每日 1mg),病情也获得显著改善。

锂剂、丙戊酸盐、加巴喷丁等可以降低神经兴奋性的药物可试用于有不可遏制拔毛冲动的患者,纳曲酮可试用于有拔毛欣快感的患者,对于由瘙痒诱发的患者可局部应用糖皮质激素制剂止痒而减少发作。

现在的研究表明,一些抗精神病药可以有效地缓解拔毛狂的症状,减轻它的病情,有利于孩子身心的正常发展。所以一旦出现症状,家长们一定不能讳疾忌医而应该积极去医院就诊。同时也要让孩子保持良好的心情状态,大大有利于病情的康复。

审编医生
孙刚精神科 副主任医师 医院:国药同煤三医院

主治疾病:精神分裂症,双相障碍,焦虑症,强迫症等精神心理障碍...详情>

拔毛狂相关问答

拔毛狂怎么治疗? 首先要让患者了解自己的行为,并让患者知道它不是唯一的患者。要以一种亲切和支持的态度针对她的行为,告知他行为的危害性。需要心理治疗,心理治疗和催眠治疗以及药物治疗。需要家人的配合。改善互动模式,减轻他的压力。
拔毛癖的治疗 该病的治疗主要是认知行为治疗和药物治疗药物,以选择性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如:舍曲林、艾司西酞普兰、西酞普兰、帕罗西汀、氟西汀、氟伏沙明)最常用,以减少拔毛的冲动。心理治疗能够帮助患者学会习惯逆转技术,让患者以危害更小的...
拔毛癖的治疗方法? 拔毛癖是一种行为障碍或者是一种习惯与冲动控制障碍,多见于青少年,表现为拔毛前的紧张,兴奋,拔毛后的轻松感,因为拔毛而出现一些局部皮肤损害。拔毛癖的治疗主要是行为治疗和抗焦虑抗抑郁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