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 内科 儿科 传染病 妇产科 精神心理科 皮肤性病科 中医科 骨科 高血压 糖尿病 白癜风 肿瘤 性病 鼻炎 肾结石 肾虚 哮喘 腋臭 湿疹

医生在线免费咨询

当前位置: 疾病 > 产后风 > 月子病中医都可以治好
产后风
概述 病因 症状 检查 鉴别 并发症 预防 治疗 饮食 饮食禁忌 经验 文章 问答 药品

月子病中医都可以治好更新时间:2023-01-07

1、中药汤剂治疗月子病

黄芪桂枝五物汤具养血益气、温经通络的作用,可加当归、川芎、鸡血藤以养血通络。当归四逆汤温经散寒,养血通脉,对于血虚寒厥证,手足厥寒者有良效。此外,还可以用杜仲、桑寄生等药材煲汤的食疗方法。

2、沐足治疗月子病

可用黄芪、当归、鸡血藤、杜促、桑寄生、牛膝、狗脊等中药沐足,益气血,温经络,达到治疗效果。具体配方须咨询医生。

3、艾灸治疗月子病

产后四肢怕冷显示气虚血弱,气血有“遇温则行,遇寒则凝”的两大特点,艾灸疗法正是利用艾火对经络穴位的温热刺激,使气血运行,以火攻邪,温通经脉、驱散寒邪。但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掌握方法,找准穴位,并防止烧灼皮肤。

4、贴耳穴治疗月子病

“耳为宗脉之所聚”,耳朵与全身经络相通。耳穴贴压疗法正是使用药物、磁珠等圆形物质贴敷在耳穴上,通过刺激耳穴后产生放射性感应,沿经络浅放射,起到疏通经络运行气血的作用。

5、治疗月子病偏方之一:黑蚂蚁泡酒

食材:无毒大黑蚂蚁12钱。灵芝、枸杞各18钱。白酒泡制封坛窖藏百余日至酒体呈琥珀色液体,每次5钱。

做法:泡酒十分钟后,中晚空腹各饮一次。

作用:对于一些手脚冰凉、气色、精神、睡眠,肢体关节酸痛、麻木的新妈妈的这些症状会有明显改善。

6、治疗月子病偏方之二:鲜生姜红糖汤

食材:取生姜10克,红糖15克。

做法:将生姜烂成姜泥和红糖用水溶化,然后将生姜泥调匀,用小火熬成羹,早、中、晚持续服用。

作用:专门治疗产后血晕,产后头通等月子病。

月子病能治好吗

月子里得了病不要拖延,要抓紧时间治疗,争取在月子里治好,而不是指“再做一次月子才能治好”。产妇在月子里得了病,由于正处于产褥期休养和哺乳婴儿,再加上症状初起时大多较轻,产妇往往不予充分重视,不及时求医,在不经意间失去了最佳治疗时机,等到病情严重了再治,治愈的难度自然就大了许多。如果不慎得了“月子病”也不要担忧和害怕,首先应该及时求医,到正规医院找专业医师进行治疗,千万不要延误诊断,耽误治疗。

因为,疾病初发期治疗起来比较容易,一旦发展为慢性病就会迁延难愈,治疗难度大为增加,还有可能导致长期缠身,难以解脱。现在你所患的全身性关节疼痛,应在专科医师的指导下,采用药物、理疗、体能锻炼等综合疗法坚持治疗,不可丧失信心,时治时停,更不要把希望寄托于“再生育一次”的无科学依据的方法上,以至于走入另一个误区,导致旧病未除又添新病。对于“月子病”,不能消极地怕和躲,而应积极地预防。科学合理的饮食起居和豁达健康的精神情致,是防止月子病的关键。如果得了病,更应该及早发现,及时就医。

如何预防月子病

1、小心寒气

产妇在产褥期要避免受寒,不能吹冷风或是喝凉水,饮食方面也不能吃量或刺激性的食物。产妇平时要特别注意避免身体劳累或精神刺激。正常分娩的产妇,剖腹产自然流产后的产妇,都有患月子病的可能,因此一定要注意。

2、不要过度活动关节

分娩前一点小小的刺激在分娩后都会出现小问题,产后2-3周绝对不能过度活动关节。

3、服用产后补药

中药中的产后补药对补充产妇气血、帮助产妇产后快速恢复、预防产后病效果显著,但必须在恶露排净后服用,坚持宁迟勿早的观念。因为在恶露全部排出之前,服用补药反而会诱发产后风,可以煎服具有补充体力之功效的人参、黄芪、当归、熟地黄之类的药材。

4、食用适当的补养食品

预防产后风的食品有鲤鱼、猪蹄、南瓜等。但补养食品不能一次服用太多或者只吃一种。

审编医生
王成阳中医综合科 副主任医师 医院: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主治疾病:中医药治疗脾胃病、阳痿早泄、肺结节、乳腺结节、甲状...详情>

产后风相关问答

妈咪们要怎么预防产后风湿 产后风湿主要是因为生产之后没有做好护理工作而导致的,患者主要表现为关节部位红肿疼痛,并且关节周围有压痛感,疼痛的时间又比较长,最长的可以达到三周左右,产后风湿需要中医方法来进行缓解。所以在产后一定要做好护理工作,尽量不要...
预防产后风湿疾病该如何锻炼的好呢 病情分析:你好,这样的情况是产后受冷导致,同时需要防寒保暖,并吃些低热量高蛋白质的食物动物的肝脏、瘦肉、排骨。指导意见:调整心态保持乐观,并每天坚持适量运动锻炼,切记不可以暴饮暴食,以免身体不适。
我想问一下产后风湿危害啊?如何预防? 产后风湿因为产后感受风寒导致的,可出现全身肌肉关节的疼痛,怕风怕冷。建议要注意保暖,居住的环境要通风,避免潮湿,饮食上多吃高蛋白维生素丰富的食物,提高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