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 内科 儿科 传染病 妇产科 精神心理科 皮肤性病科 中医科 骨科 高血压 糖尿病 白癜风 肿瘤 性病 鼻炎 肾结石 肾虚 哮喘 腋臭 湿疹

医生在线免费咨询

当前位置: 疾病 > 溃疡性结肠炎 > 溃疡性结肠炎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溃疡性结肠炎
概述 病因 症状 检查 鉴别 并发症 预防 治疗 饮食 饮食禁忌 经验 文章 问答 药品

溃疡性结肠炎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更新时间:2024-06-13

临床表现

1.类型按临床表现和过程可分4型。

(1)初发型:症状轻重不一,既往无溃结史,可转变为慢性复发型或慢性持续型。

(2)慢性复发型:症状较轻,临床上最多见,治疗后常有长短不一的缓解期。复发高峰多在春秋季,而夏季较少。在发作期结肠镜检查,有典型的溃结病变,而缓解期检查仅见轻度充血水肿,黏膜活检为慢性炎症,易误为肠易激综合征。有的患者可转为慢性持续型。

(3)慢性持续型:起病后常持续有轻重不等的腹泻、间断血便、腹痛及全身症状,持续数周至数年,其间可有急性发作。本型病变范围较广,结肠病变呈进行性,并发症多,急性发作时症状严重,需行手术治疗。

(4)急性暴发型:国内报道较少,约占溃结的2.6%,国外报道占20%。多见于青少年,起病急骤,全身及局部症状均严重,高热、腹泻每天20~30次,便血量多,可致贫血、脱水与电解质紊乱、低蛋白血症,衰弱消瘦,并易发生中毒性结肠扩张,肠穿孔及腹膜炎,常需紧急手术,病死率高。

2.主要症状腹泻或便秘,病初症状较轻,粪便表面有黏液,以后便次增多,重者每天排便10~30次,粪中常混有脓血和黏液,可呈糊状软便。便血是较常见的症状,主要由于结肠黏膜局部缺血及溶解纤维蛋白的活力增加所致。一般为小量便血,重者可呈大量便血或血水样便。腹痛多局限左下腹或下腹部,轻症者亦可无腹痛,随病情发展腹痛加剧,排便后可缓解。里急后重系由于炎症刺激直肠所致,并常有骶部不适。消化不良时常表现厌食、饱胀、嗳气上腹不适恶心呕吐等。全身表现多见于急性暴发型重症患者,出现发热、水电解质失衡、维生素、蛋白质丢失、贫血、体重下降等。

3.体征左下腹或全腹压痛,可扪及降结肠特别是乙状结肠呈硬管状,并有压痛,有时腹肌紧张,肛诊可发现肛门括约肌痉挛,指套有黏液或血性黏液分泌物,直肠有触痛。有者可触到肝大,此与脂肪肝有关。

诊断

1.诊断标准由于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非特异性炎性疾病,临床表现多种多样,难以找到典型的临床特征作出诊断,我国1993年举行的全国慢性非感染性肠道疾病学术研讨会上,根据国际诊断标准结合我国具体情况提出了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标准:①排除细菌性痢疾、阿米巴性结肠炎、血吸虫病、肠结核、Crohn病、放射性肠炎等原因明确的结肠炎症;②具有典型的临床表现,并至少有内镜或X线的特征性改变中的1项;③临床症状不典型,但有典型的肠镜或X线表现或经病理活检证实。

2.严重性判断Truelove和Witts根据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测定结果将溃疡性结肠炎分为轻、中、重3型(表1)。此评估有助于临床医生估计病情,为治疗提供依据。

据Edwards报道一般轻型溃疡性结肠炎占54%,病变仅涉及直肠和乙状结肠;27%的溃疡性结肠炎病人的病变程度为中型;19%的病人表现为重型溃疡性结肠炎,除腹泻、血便、贫血、消瘦等症状外,还因发生急性中毒性巨结肠。国内1组117例溃疡性结肠炎报告轻型占21%,中型占52%,重型占27%。

审编医生
高福生消化内科 副主任医师 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主治疾病:消化道息肉、早期肿瘤的内镜下微创切除术,消化道异物...详情>

溃疡性结肠炎相关问答

溃疡性结肠炎二十余年 溃疡性结肠炎,已经20多年了,这种情况想治疗的话,应该还是有点困难的,所以平时还是要注意饮食的,尽量不要着凉,少吃辛辣激性食物,多吃点助消化的软食,多喝开水,因为肠胃的疾病,平时是需要保养的。
52岁,多年溃疡性结肠炎 病情分析:溃疡性结肠炎,一般情况下选择药物治疗效果是比较肯定的,所以还建议听从医生的医嘱服用药物。指导意见:也可以选择配合一些中医中药治疗,同时在饮食上也需要多注意。考虑效果也是比较不错的。希望你的身体健康。 提问人的追...
溃疡性结肠炎脓血便有粘液病史两个月 根据您描述的情况考虑有感染的表现,建议去医院做个大便常规检查,明确诊断,可以口服头孢克肟、整肠生进行对症治疗,多喝温开水,饮食宜清淡易消化,不宜吃生冷刺激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