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 内科 儿科 传染病 妇产科 精神心理科 皮肤性病科 中医科 骨科 高血压 糖尿病 白癜风 肿瘤 性病 鼻炎 肾结石 肾虚 哮喘 腋臭 湿疹

医生在线免费咨询

当前位置: 疾病 > 百日咳 > 百日咳的预防
百日咳
概述 病因 症状 检查 鉴别 并发症 预防 治疗 饮食 饮食禁忌 经验 文章 问答 药品

百日咳如何预防?

1.控制传染源 在流行季节,凡确诊的患者应立即隔离至病后40天,或隔离至痉咳后30天,对接触者应密切观察至少3周,若有前驱症状应及早抗生素治疗。

2.切断传播途径 由于百日咳杆菌对外界抵抗力较弱,无需消毒处理,但应保持室内通风,衣物在阳光下曝晒,对痰液及口鼻分泌物则应进行消毒处理。

3.提高人群免疫力 目前已用于预防接种的百日咳菌苗有全细胞菌苗和无细胞菌苗,全细胞菌苗为常规菌苗;即百日咳,白喉破伤风(DTP)制剂,用量每0.5ml内含百日咳4个保护单位,3~6个月婴儿进行基础免疫,皮下0.5,1.0,1.0ml,共3次,每次间隔4周,流行期时1个月婴儿即可接受疫苗,1~2岁时再加强肌内注射,DTP菌苗亦有人提倡正常婴儿和儿童2月龄进行第1次,4月龄第2次,6月龄第3次,15个月第4次,4~6岁第5次,由于年长儿或成人免疫力降低仍可感染百日咳,7岁以后每10年进行1次,该菌苗对出生时有外伤史,过敏史,家族中有精神神经病史,本人有惊厥史,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及存在急性感染时禁忌接种百日咳菌苗,一般接种后在局部注射处有疼痛,轻度或中等度发热等症状,极少者在接种后数日至数周后出现惊厥等脑部症状。

国内外近年来一直在研制百日咳新菌苗,现已报道无细胞菌苗含有淋巴细胞增多促进因子(LPF)与丝状血凝素(FHA)中单一种抗原成分或全部,其效力似乎与DTP制剂相当,已在日本,瑞士进行了现场试验,认为该疫苗安全,有效,但须深入系列研究证实,除此外,意大利研制出新型DNA重组百日咳菌苗,目前正进行Ⅱ期试验,认为可能为百日咳提供安全,有效菌苗,我国于1985年后对无细胞百日咳菌苗进行了系统试验,已获得有效的百日咳菌苗制剂。

4.药物预防 对婴幼儿及体弱小儿,未经预防接种而与百日咳患者密切接触者,可选用百日咳免疫球蛋白2.5ml肌内注射,或恢复期血清10~20ml肌内注射,5~7天重复注射1次,连续3次,可使其暂不发病,近来证实红霉素对百日咳接触者进行预防可降低百日咳的感染率,剂量30~50mg/kg体重,分4次口服,连服5~7天,有助于控制百日咳传播,亦有人选用复方磺胺甲噁唑,半岁内婴儿可选用该药乳剂5ml(含TMP40mg,SMZ200mg),2次/d,连续7~1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