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 内科 儿科 传染病 妇产科 精神心理科 皮肤性病科 中医科 骨科 高血压 糖尿病 白癜风 肿瘤 性病 鼻炎 肾结石 肾虚 哮喘 腋臭 湿疹

医生在线免费咨询

当前位置: 疾病 > 鼻出血 > 夏季老流鼻血怎么办
鼻出血
概述 病因 症状 检查 鉴别 并发症 预防 治疗 饮食 饮食禁忌 经验 文章 问答 药品

夏季老流鼻血怎么办

更新时间:2017-03-02

夏季流鼻血原因

夏天出现流鼻血的情况是很正常的事情

中医认为流鼻血是由于人的气血上逆导致的。鼻属于肺窍,鼻子出现病症,一般来说,与肺和肝等部位出现异常有着很大的关系。当人的气血上升,特别是肺气较热时,人就会流鼻血。肺气过热时,人的眼底也会带血或出血。上火和流鼻血的原因是一样的,都是气血上逆导致的结果,但上火不是导致鼻子出血的原因。

夏天人的鼻子流血,与天气炎热及鼻腔的干燥程度有关。当鼻腔过于干燥时,里面的毛细血管就会破裂,导致流血。另外,如果小孩有过敏性鼻炎,频繁进出空调房,冷热交替会引起鼻部瘙痒,小孩忍不住用手去揉也可能会将毛细血管弄破导致出血。

根据临床表现来看,90%的流鼻血现象都属于血管破裂导致的血管性流血。对此,患者不用太紧张,大多数情况下可以自行处理,及时止血即可。

夏季也有些流鼻血的情况需要特别注意。天气燥热,人在生气、发怒,甚至是休息不好时,都可能气血上逆,导致鼻腔出血。另外,饮酒、食用过多的辛辣食物,也可能导致肺热,使人流鼻血。此外,人在阳光下暴晒能导致头部的血管扩张,引起鼻子出血。

夏天鼻子出血,除了气候干燥的原因外,还与人的年龄段有关。天气干燥时,老年人的鼻涕中很容易有带血丝的症状。如果老人突然发生鼻子流血很多,不容易止住的情况,就应该怀疑是不是患了高血压,最好到医院去检查一下。

流鼻血中医止血方法

1.蒜泥敷脚心——引火归元,引血下行

方法:取大蒜数枚,去皮,捣烂如泥状,制成直径约1~2厘米,厚度约0.2厘米的饼子。每晚睡觉前,洗净脚后把大蒜泥制成的饼子敷在脚心(涌泉穴),用医用胶布或者伤湿止痛膏等膏药贴紧贴牢。脚心有疼痛感时取下,如果没有痛感,则第二天早晨取下。

按语:据说若左鼻孔出血,贴右脚心;若右鼻孔出血,贴左脚心;双侧出血,则贴双侧脚心。也有的说贴同侧脚心。我用的时候,为了保险起见,不论哪侧鼻孔出血,都是取双侧脚心。效果很好,而且未见不良反应。

注意:因体质不同,若脚心起泡,无需担心。殊不知,起泡之后效果更好。因为起泡,也正是中国传统疗法的精华之一——药物发泡疗法,又称天灸。如果发泡较小,则不必理睬,待其自行吸收,如果发泡胶大,则需用消毒针头刺破,挤出泡内水液,用艾条温和灸15分钟左右,以敷料覆盖固定,并暂停敷贴,待皮肤复原再敷贴。

本法对鼻衄、咳嗽哮喘、感冒等皆有良效。

2.举手向上,鼻衄无恙

方法:左鼻孔出血举右手,右鼻孔出血举左手,两鼻孔出血举双手。举手时身体要直立,手与地面垂直,与身体平行。一般五分钟左右出血便可停止。

按语:关于举手法止鼻出血,有不少医学专家不屑一顾,甚至公然批驳,并用神经血管等理论进行解释。但是我使用过十余次,包括本人和患者,对轻度出血都有止血之效。

注意:举手疗法并非对所有的鼻出血都有疗效,但确有疗效。

3.快速止鼻血,重掐涌泉穴

方法:当遇患者鼻出血,用以上方法后仍然出血不止时,可用大姆指用力掐压涌泉穴,直至血止,即可松手。亦可直接重掐涌泉穴。

涌泉穴:属足少阴肾经。位于足掌心中央前1/3与后2/3交凹处。

三款食疗方帮助调理爱流鼻血

1.藕节西瓜粥

鲜藕节榨汁250毫升,西瓜榨汁250毫升,粳米100克,共煮粥,熟时加适量白糖服用,每日1—2次。

2.枝子菊花茅根粥

生枝子10克(打碎),菊花15克,鲜茅根50克,粳米60克,将生枝子、菊花、鲜茅根煎水取汁350毫升和粳米煮粥,熟时加适量食盐调味服食。每日1次。

3.空心菜白萝卜蜂蜜露

空心菜120克,白萝卜500克,蜂蜜50克。将空心菜、白萝卜捣烂绞汁,蜂蜜调匀,分2次服,每日1料。

审编医生
刘畅眼科 主治医师 医院:锦州市中心医院

主治疾病:青光眼,白内障,斜视近视,远视,眼底病变等眼科常见...详情>

鼻出血相关问答

四岁经常鼻出血怎样治疗 儿童鼻出血最常见的原因是鼻炎引起的鼻腔粘膜下血管脆性增加出血一般出血量不大可以自行停止不需要特殊处理,另外凝血功能异常也可以引起出血(已经初步排除),还有就是小孩偏食,不爱吃水果蔬菜引起的维生素缺乏也可以引起鼻腔粘膜下血...
大概2o年前有次鼻出血过多 大脑供血不足的话,那么是可以吃尼莫地平来改善脑供血的,平时不要紧张焦虑,要监测血压,血脂血糖也可以吃银杏叶片,以前有鼻出血的话,可以做鼻内镜检测一下鼻粘膜有没有溃疡糜烂干燥或者是有血管瘤
儿童颈部的白癜风疾病可以怎么预防呢? 病情分析:根据你的描述,应该考虑,医院检查一下白癜风的具体原因,以便采取有效的治疗。指导意见:建议,让孩子平时积极锻炼身体,增强机体抵抗力,多吃含矿物质和黑色素多的食物,少吃含维生素c多的食物,出门注意防晒,避免紫外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