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 内科 儿科 传染病 妇产科 精神心理科 皮肤性病科 中医科 骨科 高血压 糖尿病 白癜风 肿瘤 性病 鼻炎 肾结石 肾虚 哮喘 腋臭 湿疹

医生在线免费咨询

当前位置: 疾病 > 风湿病 > 诊断类风湿有哪几个步骤
风湿病
概述 病因 症状 检查 鉴别 并发症 预防 治疗 饮食 饮食禁忌 经验 文章 问答 药品

诊断类风湿有哪几个步骤更新时间:2014-08-05

自古以来,中医的诊断方法就是望闻问切,这也说明,你患有什么疾病,并不是让医生看一下,就能立马判断出来的,也就是说,疾病的诊断都是需要一个步骤才能确定下来的,那么诊断类风湿有那几个步骤呢,

1、血象:有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血小板增多为活动期表现。血沉加快。嗜酸细胞增多是类风湿性关节炎伴严重全身性并发症的象征。

2、高粘滞综合征:类风湿因子IgM和IgG复合物均可形成粘性聚集物,引起高粘滞综合征。

3、类风湿因子: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关节滑膜中的淋巴细胞和浆细胞能产生大量的类风湿因子,有IgM、IgG和IgA类风湿因子。

4、X线检查:关节X线片可见到关节面模糊,有侵蚀性损害。在疾病早期近关节处骨质疏松软组织肿胀,骨质有侵蚀现象。晚期关节软骨坏死可使关节间隙变狭窄及纤维化。

5、C-反应蛋白(C-RP):也称丙种反应性蛋白,正常为阴性。类风湿病早期和急性风湿热期,血清中可达33毫克/升,其阳性率为80%~90%。

6、免疫球蛋白测定:免疫球蛋白IgA、IgG、IgM测定,与年龄、病情、季节及用药情况等有关。一般在病程早期或伴有明显的血管炎患者,IgM增高较明显;病程中期以后增高,且病情重、病程长;年龄增加,IgG的增高更为明显,甚至高于正常值的1~2倍。

7、血沉:类风湿性关节炎活动期,绝大多数病人血沉均加快。在类风湿性关节炎中,血沉的快慢与类风湿病变的活动程度常相一致,轻度活动者20毫米~40毫米/小时;中度活动者40毫米~80毫米/小时;高度活动者>80毫米/小时。

上面的内容相对比较多,总共可以分为七个步骤,足以证明了疾病的诊断是一件至关重要的大事,如果没有确定的症状,也是不能轻易下结论的,因此,患者在求医问药的过程中,也要注意起来,不一定都是大的疾病。

审编医生
任静静风湿免疫内科 主治医师 医院:日照市中医医院

主治疾病: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痛风,强直性脊柱炎,...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