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在线免费咨询
猴痘是一个病毒组,包括牛痘病毒、天花病毒等。猴痘作为一种人畜共患病,主要经由各种动物传播,例如猴子、兔子等。正是由于猴痘病毒首先在哥本哈根的绿猴身上发现,因而命名为猴痘。但经研究表明,猴痘在人与人之间也可以传播,其传播途径可能是经由飞沫传播。
猴痘是发生于非洲中西部雨林中的猴类,也可感染其他动物,偶可使人类受染,临床表现类似天花样,但病情较轻。这种疾病由猴痘病毒造成。它属于一个包括天花病毒、在天花疫苗中采用的病毒和牛痘病毒的病毒组。需与天花、水痘相鉴别。这种病毒可以通过直接密切接触由动物传染给人体,也可以在人与人之间传播,传染途径主要包括血液和体液。但是,猴痘的传染性远逊于天花病毒。
猴痘病毒最早(1958)从丹麦哥本哈根的一个实验室的猴子体内分离出,当时被称为哥本哈根猴痘病毒;其后,发现非洲的其他动物,例如松鼠、大鼠、小鼠、兔类、豪猪和***等也可能是这种病毒的宿主。猴痘病毒与天花病毒同属正痘病毒属(Orthopoxvirus)。猴及人类的猴痘病毒感染与天花在临床症状和组织病理上难区别。猴痘病毒与天花病毒有共同抗原,两者之间有很强的血清交叉反应和交叉免疫,故猴痘流行的时候可采用接种牛痘预防。猴痘病毒呈长方形,大小为200nm×250nm,可在非洲绿猴肾细胞中培养生长,导致细胞病变。在鸡胚成纤维细胞单层培养中能产生空斑。在鸡胚绒毛尿囊膜上产生类似天花病毒引起的细小痘疱病变。兔接种猴痘病毒仅产生皮肤病变及角膜炎,而小鼠脑内接种猴痘病毒可产生脑炎。
猴痘感染的症状主要有:感染者会出现发高烧、头痛、咳嗽、全身疼痛的症状,严重者可能会死亡。猴痘的死亡率平均为10%,其中尤以儿童感染者的死亡率最高。猴痘皮疹多少不等,均同时发生,经过斑疹、丘疹、疱疹、脓疱、结痂后留有瘢痕,此外,猴痘可造成局部淋巴结肿大。潜伏期为7~14 天,前驱期为2~5 天,表现为发热、全身不适、疲乏、头痛、肌痛、背痛,有时有咽喉疼痛等。猴痘发热1~3 天后出现皮疹,开始为斑丘疹,以卵圆形至环状的红色肿块为特征;很快发展为疱疹,形成小脓疱,伴局部淋巴结肿大;猴痘部分皮损有出血倾向;最后结痂、脱落。猴痘皮疹通常从面部开始出现,然后向肢体部位扩散,口腔、生殖器等处亦可出现皮疹;但也可从身体其他部位首先开始出疹。猴痘皮疹历时2~4 周。
猴痘可以从松鼠科动物和灵长类动物向人类传播,人一旦被携带病毒的动物咬伤,病毒就会通过血液传播给人体。初步调查显示,美国猴痘的出现与宠物草原土拨鼠有关。兔子和其它啮齿类动物也可以携带该病毒。
猴痘通常为自限性疾病,因而,患有猴痘的患者不需过于担心。一般,猴痘患者在大约2到6周内,便可以自行痊愈。猴痘致死率较低,其严重程度远远低于天花。未接种过疫苗的人群对猴痘普遍易感,因而经常接触猴痘病毒携带动物的人群,建议接种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