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在线免费咨询
西医病因:
慢性胃炎的病因尚未完全阐明,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1.从急性胃炎演变而来。
2.鼻、口、咽喉部局部病灶的细菌及其毒素吞入胃内,长期对胃的刺激。
3.经常习惯地服用对胃粘膜有刺激性的烈酒,浓茶,咖啡,过烫(冷)等饮食。
4.过度吸烟。
5.长期服用对胃有刺激的药物,如阿司匹林等。
6.幽门括约肌功能失调,十二指肠液包括胆汁经常返流入胃。
7.胃酸缺乏,使细菌易于在胃内繁殖。
8.营养不良,如长期缺乏蛋白质及维生素B族。
9.心力衰竭或门脉高压,使胃长期处于淤血和缺氧状态;
10.免疫因素,在某些萎缩性胃炎病例的血清中,可测得壁细胞抗体(PCA)和(或)内因子抗体(IFA)。
11.幽门螺旋菌(compylobacter pylori)作为慢性胃炎的病因受到关注,且认为其与萎缩性胃炎的发作和发展可能有关。
中医病因:
1.饮食所伤,由于过饮过饱,恣食生冷,酒食不节,损伤胃阳,影响脾胃的受纳升降,遂致气机紊乱,脾胃不和。
2.情志失和,如多思则气结,暴怒则气上,悲忧则气郁,惊恐则气乱。气机逆乱,升降不利则见胃脘痞满不舒。
3.痰湿中阻,多因脾胃失健,不能运化水湿,酿生痰浊,壅塞中焦,使清阳不升,浊阴不降而为腹痛。
4.脾胃虚弱,平素脾胃不健,或年老体弱、中气久虚,或病中过用寒凉克伐之剂,重耗脾胃之气,或病后胃气未复,皆能导致胃纳呆纯,脾胃失健,胃脘痞满。
5.误治失治,伤寒表邪,误治失治,由表及里,影响脾胃;或五脏疾病,失于调治;或滥服药物,以致脾胃乃伤,升降失司。
病理:
1.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病理:其基本病变是上皮细胞变性,小凹上皮增生及固有膜炎细胞浸润。病变较浅,仅局限于粘膜浅表的1/3,但有时亦可累及全层。固有膜炎细胞浸润主要为淋巴细胞、浆细胞,有时也可有少数嗜酸性粒细胞散在,是为慢性炎症表现;如有较多的中性粒细胞浸润于表层上皮及小凹皮细胞之间,提示为活动性炎症存在。根据病变程度不同,又可将慢性浅表性胃炎分为三级:轻度--炎细胞浸润较轻,范围限于粘膜浅表的1/3,其他病变也不甚明显;中度--病变程度介于轻重两者之间,炎细胞浸润及粘膜浅层的1/3~2/3;重度--炎细胞浸润较重,范围达粘膜的2/3以上,甚至达全层,上皮细胞变性明显,且有坏死及胃小弯扩张、变长,变深或伴有肠腺化生。
2.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理:其基本病变是上皮细胞变性,固有膜炎性反应和固有腺体萎缩(数量减少,功能减低),常伴有肠上皮化生及不典型增生。固有膜炎性反应主要是淋巴细胞、浆细胞及嗜酸性细胞浸润。此外,粘膜深层常有较多的淋巴滤泡形成:如上皮细胞间有较多的中性粒细胞浸润或成堆的积聚于小凹中,形成小窝炎症,甚或形成脓肿,提示为急性活动性病变;如无或很少有上皮细胞的退行性变,炎细胞浸润程度也轻,而正常结构有紊乱或萎缩,表示活检时已转为静止期。胃粘膜固有腺体萎缩是确诊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必具的特征性病变。所谓腺体萎缩,是指粘膜内固有腺体,特别是颈部以下的腺体、体部及底部发生下列病变之一者,即认为是萎缩:①腺体上皮细胞体积缩小,细胞数目减少。②萎缩腺体之间纤维组织增生,间质变宽,并有较多炎细胞浸润。③固有腺体减少而代之以化生的腺体。④正常腺体不同程度消失,而代之以增生的管状小腺体,腺体内看不到壁细胞、毛细胞和粘液细胞。腺体萎缩按程度可分为三级:轻度:胃窦部浅层腺体呈局灶性萎缩、减少,而大小弯腺体正常。中度:胃窦部及小弯腺体均有萎缩、减少,且范围较广泛。重度:胃窦部大部分腺体萎缩消失或仅有残留,大小弯及体部腺体萎缩或粘膜显著变薄,原有腺体完全消失而代之以化生的腺体。
3、慢性胃炎伴随的病理:(1)肠上皮化生:慢性萎缩性胃炎最多见肠上皮化生。浅表性胃炎也可发生。肠上皮细胞化生之性质,根据细胞形态分为吸收上皮细胞、杯状上皮细胞、潘氏细胞及假幽门腺化生;根据肠腺上皮化生发育是否成熟,可分为完全性或不完全性化生;根据肠化生腺体的生化反应,又可分为“大肠型化生”和“小肠型化生”;以上以吸收上皮细胞、不完全性和大肠腺型化生与胃癌病变之间的关系更为密切。(2)非典型增生:既可发生于胃粘膜的固有腺上皮,也可发生于肠化的腺上皮。不典型增生的基本病变包括三个特征:细胞的异型性、异常分比和粘膜结构紊乱。非典型增生特别是中、重度非典型增生,是真正的癌前病变;而轻度不典型增生,非常接近于正常的单纯增生,可能是损伤的过度增殖性反应,大多尚属可逆性范畴。
中医病机:
慢性胃炎的病因较复杂,其病位皆在于胃脘以下,始则与脾胃有关,继而损及肝、肾。其病机多由脾胃素虚,内外之邪乘而袭之,使脾之清阳不升,胃之浊阴不降所致。各种致病因素往往互相关系,病机有虚实之分,始之初起以实邪为主,外感六yin,情志郁结,或因食、气、痰、湿、热所致;久病则以虚为主,或虚实相兼,寒热错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