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 内科 儿科 传染病 妇产科 精神心理科 皮肤性病科 中医科 骨科 高血压 糖尿病 白癜风 肿瘤 性病 鼻炎 肾结石 肾虚 哮喘 腋臭 湿疹

医生在线免费咨询

当前位置: 疾病 > 慢性心力衰竭 > 慢性心力衰竭该怎样进行治疗?
慢性心力衰竭
概述 病因 症状 检查 鉴别 并发症 预防 治疗 饮食 饮食禁忌 经验 文章 问答 药品

慢性心力衰竭该怎样进行治疗?更新时间:2015-05-28

  慢性心力衰竭是很多人都很害怕的一种疾病,因为这种疾病如果治疗不当会引发多种疾病,对患者身体的伤害也是不可估量的,那么,慢性心力衰竭到底该怎样进行治疗呢?下面我们就来听听专家是怎么说的。

1.病因治疗

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危险因素,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和他汀类调脂药物进行冠心病二级预防;

2.改善症状

根据病情调整利尿剂、硝酸酯和强心剂的用法用量;

3.正确使用神经内分泌抑制剂

从小剂量增至目标剂量或患者能耐受的最大剂量。

4.监测药物反应

(1)水钠潴留减退者,可逐渐减少利尿剂剂量或小剂量维持治疗,早期很难完全停药。每日体重变化情况是检测利尿剂效果和调整剂量的可靠指标,可早期发现体液潴留。在利尿剂治疗时,应限制钠盐摄入量(<3g/天)。

(2)使用正性肌力药物的患者,出院后可改为地高辛,反复出现心衰症状者停用地高辛,易导致心衰加重。如出现厌食恶心呕吐时,应测地高辛浓度或试探性停药。

(3)acei(或arb)每1~2周增加一次剂量,同时监测血压、血肌酐和血钾水平,若血肌酐显著升高[>265.2μmol/l(3mg/dl)]、高钾血症(>5.5mmol/l)或有症状性低血压(收缩压<90mmhg)时应停用acei(或arb)。

(4)病情稳定、无体液潴留且心率≥60次/分钟的患者,可以逐渐增加β受体阻滞剂的剂量,若心率<55次/min或伴有眩晕等症状时,应减量。

5.监测频率

患者应每天自测体重、血压、心率并登记。出院后每两周复诊一次,观察症状、体征并复查血液生化,调整药物种类和剂量。病情稳定3个月且药物达到最佳剂量后,每月复诊一次。

以上这些就是专家给出的慢性心力衰竭的一些治疗方法,有这方面困扰的患者朋友们一定要多咨询医生,在医生的建议下选择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尽快走出疾病的困扰,从而恢复健康。

审编医生
田鹏飞心血管内科 主治医师 医院:淄博市第一医院

主治疾病:高血压病,冠心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