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在线免费咨询
(一)治疗
妊娠期肠梗阻的处理与非妊娠期相同。非绞窄性肠梗阻可在严密观察下保守治疗,即胃肠减压、静脉输液、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注射抗生素;48h仍不缓解或出现腹膜炎时,应尽快手术。患者常因呕吐、肠壁水肿、肠腔内大量渗液、胃肠减压丢失大量液体而致低血容量、休克、肾衰。绞窄性肠梗阻不论发生在妊娠任何时期,均应尽早手术,同时采用上述各种非手术治疗措施。
手术应作纵切口。妊娠中期术中尽量避免干扰子宫,术后继续保胎治疗。如妊娠34周以上,估计胎儿肺已成熟,应先做剖宫产取出胎儿,使子宫缩小后再探查腹腔,否则膨大的子宫使术野难以暴露,难以操作。须请有经验的外科医师检查所有肠管,因常可能有一处以上的粘连梗阻。如有肠管坏死,还须做部分肠管切除与吻合术。死亡病例均系误诊,延误了手术时机,以致发展到肠坏死、穿孔、腹膜炎、中毒性休克、DIC、肾衰竭等。
假性肠梗阻,或称Ogilvie综合征,是结肠功能紊乱所致的非器质性肠梗阻,其中10%发生在产后,表现为腹胀,恶心、便秘,检查腹虽胀但软。X线检查可有结肠过度胀气直达脾区,但其远端并无机械性梗阻存在。如结肠扩张到9~12cm(临界值),则易穿孔而致感染、休克死亡。在结肠未扩张到临界值时,可保守治疗,包括胃肠减压、输液纠正水、电解质紊乱,放置肛管排气。如保守治疗72h无好转,或X线提示结肠扩张已达临界值时,则应手术治疗。
(二)预后
妊娠合并肠梗阻的孕产妇死亡率与不及时诊断、不及时手术与术前准备不充分直接相关。其母体病死率为10%~20%,胎儿病死率为30%~50%,多发生在绞窄性肠梗阻或肠穿孔伴有水、电解质失衡时。如能做到早期诊断和及时处理可降低病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