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在线免费咨询
(一)治疗
转移性肾细胞癌预后差,传统的化疗药物不论单用或联合应用以及促孕药物均无效.在有的病人,免疫治疗可以缩小肿瘤,延长生存.白介素-2已被批准用于转移性肾细胞癌;该药物与其他生物制剂的不同联合应用尚在研究.肾切除术后转移灶自发缓解的情况极少见,不能成为肾切除术的理由.经腹腔作根治性肾切除术并清扫局部淋巴结是标准的治疗方式,有利于治愈局部病变.肾单位保留术(肾部分切除术)在有的病人甚至对侧肾脏正常的病人是可行并合适的.肾静脉和下腔静脉的肿瘤,无淋巴结和远处转移,仍可手术治疗.
肾癌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根治性肾切除,切除范围包括肾周围筋膜和脂肪、上段输尿管及肾门淋巴结,上极肿瘤应切除同侧肾上腺。术中先结扎肾蒂血管可减少出血和扩散。术前行肾动脉栓塞治疗,可减少术中出血。肾癌的放射及化学治疗效果不好。免疫治疗对转移癌有一定疗效,使用最多的是干扰素。手术治疗是肾癌惟一有效的治疗方法,放射治疗、化疗、免疫治疗无肯定效果,有统计对5年生存率无影响。
1.外科治疗
(1)根治性肾切除:是肾癌的基本治疗方法,手术范围包括切除病肾、肾周脂肪、肾周筋膜和同侧肾上腺。经腹途径可提供良好的显露。手术时先结扎肾动脉,后结扎肾静脉,可减少术中出血和防止肿瘤细胞的扩散,有时动静脉也可一起结扎。由于肾癌扩散到肾周的机会较多,肾蒂结扎后,先不切开肾周筋膜,而在后腹膜及腰肌间分离,然后作整块切除。手术结束前肾区放置银夹,为术后放疗提供标志。单纯性肾切除仅用于晚期肾癌,作姑息性切除以缓解症状,如疼痛、出血、控制发热等及全身情况差或并发重要脏器疾病,不能耐受根治手术者。
(2)区域性淋巴结清扫:根治性肾切除时,作区域性淋巴结清扫术,可以降低局部肿瘤复发率,提高生存率,也有助于准确的临床分期。区域性淋巴结清扫术后,Ⅰ期病例5年生存率为87.4%,Ⅱ期为60.6%。Ⅲ期为44%,而未作淋巴结清扫的5年生存率仅为33%。
淋巴结清扫的范围为:右侧从膈肌脚起,沿腔静脉向下达腹主动脉分叉处。左侧淋巴结清扫范围,包括左腰膈下和主动脉前淋巴结,从左膈肌脚开始,向下达主动脉分叉处,主动脉前、后淋巴结均须切除。
(3)腔静脉内瘤栓的处理:约10%的肾癌患者瘤栓可扩散到腔静脉,瘤栓在腔静脉内分为肝下型和肝上型。腔静脉瘤栓不伴有远处转移和区域性淋巴结浸润的患者,取栓手术后,基本不影响患者生存率。
①肝下型腔静脉瘤栓:手术时先控制栓子范围的上、下腔静脉和对侧肾静脉,切开腔静脉,吸出瘤栓。肝上型手术,宜采用胸腹联合切口,或向上延长腹部切口,正中切开胸骨和心包,于膈上控制近段腔静脉,切断镰状、冠状和三角韧带,以更好地显露肝后的腔静脉,用无损伤钳阻断肝静脉,控制肝循环,然后在瘤栓远段腔静脉内插入气囊导管,直到瘤栓上方,充盈气囊后,将静脉栓子完整取出。
②静脉旁路取栓法:应用静脉旁路法切除腔静脉内瘤栓,经右侧腰部切口,在第7肋间切开心包,将一套管直接放至右心房,另一套管从右侧股静脉插至下腔静脉,两套管与静脉泵相连接,夹闭瘤栓上方的静脉,打开静脉泵,静脉旁路开始工作。这时术者可在清楚的视野内取出瘤栓,若肿瘤浸润腔静脉壁,将瘤栓及静脉壁一并切除,酌情用人工血管替代缺损的静脉壁。这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4)肾动脉栓塞术:肾癌是多血管肿瘤,手术易出血,经股动脉穿刺,选择性肾动脉插管,注入致栓物质,使动脉闭塞。根据肿瘤部位和范围选择栓塞肾动脉主干或其分支。栓塞术可达到以下目的:①较大肿瘤术前行肾动脉栓塞,使肿瘤发生广泛坏死,肾肿瘤表面静脉萎缩,瘤体缩小,肾周围水肿,肿瘤容易分离,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中出血,以提高手术切除率。②便于肾切除前结扎肾血管,以减少肿瘤细胞播散。③对于难于切除的巨大肿瘤,栓塞后肿瘤缩小。从而增加手术切除的机会。④姑息性栓塞治疗,可控制和缓解患者的症状,如血尿停止、肿块减小、疼痛减轻、自觉症状改善、发热及高血压好转。⑤激活宿主的免疫机制。⑥对肾癌大出血的患者,肾动脉栓塞也是良好的适应证。由于肾动脉栓塞可引起疼痛、发热、肠麻痹等,不应常规应用。
常用的栓塞材料为:自体血块、肌肉、吸收性明胶海绵、不锈钢圈、无水乙醇等。复旦大学泌尿外科研究所常用无水乙醇行肾动脉栓塞术。方法:按4∶1的比例,将无水乙醇与76%的复方泛影葡胺混合,肾动脉主干注入速度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