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 内科 儿科 传染病 妇产科 精神心理科 皮肤性病科 中医科 骨科 高血压 糖尿病 白癜风 肿瘤 性病 鼻炎 肾结石 肾虚 哮喘 腋臭 湿疹

医生在线免费咨询

当前位置: 疾病 > 胃病 > 穴位敷贴治疗胃病效果好
胃病
概述 病因 症状 检查 鉴别 并发症 预防 治疗 饮食 饮食禁忌 经验 文章 问答 药品

穴位敷贴治疗胃病效果好

更新时间:2014-09-09

中医在胃病的治疗方面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毕竟吃西药会对胃部产生刺激,时间长了也会造成胃部损伤,是不利于长期的胃病治疗的,而且现在穴位贴敷疗法也是比较受欢迎的治疗方法,完全避免了不良的胃部刺激。

穴位贴敷疗法是在中医整体观念的指导下,通过特定部位药物吸收的直接作用和穴位刺激激发经气的间接作用来达到治疗的目的。

1.药物吸收:皮肤是人体最大的组织,面积为1.5~2m2,也是人体最大的代谢器官。药物通过皮肤吸收发挥作用。相对于内治法而言,体表穴位贴敷更有其独特的优点,药物可直接到达病灶部位,药最少、疗效大、无任何痛苦、且治疗费用低、使用方便。

2.穴位刺激:穴位贴敷疗法根据药物的属性,辨证用药,使之在病体的相应穴位进行吸收,刺激皮肤腧穴及经脉,通过经脉气血,输布五脏六腑、四肢九窍,发挥经络系统整体调节作用去调和阴阳、扶正祛邪。

穴位贴敷疗法在现代药剂学中归属于经皮给药系统,它避免了口服给药可能发生的肝脏首过效应和胃肠灭活,提高了有效血药浓度。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穴位对药物具有敏感性和放大效应,因为穴位皮肤角质层较薄,有利于药物吸收。因此,药物贴敷于特殊穴位,能迅速在相应组织器官产生较强的药理效应,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注意事项

1.敷贴期间,忌烟、酒、生冷、油腻、海鲜及辛辣、牛羊肉等食物,以免出现发疱现象;尽量避免食用寒凉、过咸等可能减弱药效的食物。

2.贴敷后皮肤局部出现刺痒难忍、灼热、疼痛感觉时,应立即取下药膏,禁止抓挠。若皮肤出现红肿、水泡等严重反应,需及时到皮肤科就医。

3.中医敷贴是疾病治疗的一种手段,不能完全替代其他治疗,因此原本在服药的慢性病患者在进行中医敷贴期间也不要盲目减药、停药。

4.以下患者忌用贴敷疗法:多种感染性疾病急性发热期;对贴敷药物极度敏感、瘢痕体质者、皮肤过敏者;贴敷穴位局部皮肤有破溃者;妊娠期妇女、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者。

胃病患者可以考虑选择穴位贴敷疗法来调理肠胃。对于胃病这种慢性病,想要治疗好也不能指望朝夕之间就有好的效果,除了接受中医治疗以外,患者自己也要注意胃部保养事宜,管不住自己的嘴,再好的治疗方法也是徒劳。

审编医生
杨丽丽皮肤科 副主任医师 医院:锦州市中医医院

主治疾病:疱疹,疤痕,皮肤癣,狐臭,青春痘,毛囊炎,斑秃,鸡...详情>

胃病相关问答

胃黏膜出血,等等。之前使用图下的药物不见好转 病情分析:您好,胃粘膜出血可能会出现食欲减退、上腹部不适和隐痛、嗳气、泛酸、恶心、呕吐等症状。指导意见:一般首先要祛除病因,积极治疗引起应激状态的原发病,卧床休息,流质饮食,必要时禁食。补充血容量、抑制胃酸分泌。
保护胃黏膜最弱的药是什么 你好,临床上比较常用的保护胃黏膜的药物主要有以下几种:硫糖铝、胃膜素、枸橼酸铋钾、思密达等,其治疗效果都是很好,没有最弱和最好的区分。胃黏膜不好一般是由于患者患有胃炎、胃溃疡、胃酸过多造成的。所以还需配合使用一些其他药物...
黑便,经查诊断为胃黏膜溃疡导致出血 病情分析:你好,根据你所描述的情况,这个情况建议使用奥美拉唑、胃复春治疗。指导意见:你好,根据你所描述的情况,建议平时清淡饮食,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忌烟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