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在线免费咨询
胃黏膜脱垂是胃肠科常见病,该种疾病好发于成年男性、暴饮暴食的人身上。得了该病后,如果没有及时治疗或者治疗方法不当,则容易诱发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主要包括消化道溃疡、幽门感染、幽门梗阻。那么怎样治疗可以使胃粘膜脱垂复位呢,下面具体阐述。
1.抗胆碱药物:抗胆碱药物是促进胃粘膜脱垂复位的常用药,应用该药能够减少胃蠕动,有利于缓解病情,常用抗胆碱药物为阿托品、山莨菪碱。
2.抗酸药和胃黏膜保护剂:胃粘膜脱垂发生后,如果患者合并胃炎以及消化性溃疡,则要及时应用抗酸药物以及胃黏膜保护剂治疗,常用药物为西咪替丁、雷尼替丁、奥美拉唑、硫糖铝等。
3.手术治疗:胃粘膜脱垂发生后,临床一般都主张进行内科治疗,如果患者还合并黏膜嵌顿梗阻而内科疗法不能控制时,则可以进行手术治疗,临床最常用的手术方式为胃远端切除术、胃十二指肠吻合术,具体的手术方式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而定。
胃黏膜脱垂在治疗期间要做好日常护理,对于药物治疗的患者,需要了解各类药物的作用、剂量、用法、不良反应以及注意事项,且不可私自停药或者改变药物剂量。与此同时,患者还要注意休息时的体位,应当尽量采取左侧卧位,避免右侧卧位。
胃窦粘膜脱垂的检查方法如上所述,此病是一种危害较大的疾病。大家要做好预防,主要预防措施包括避免Hp感染、避免食用不洁食物、不喝生水、避免长期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戒烟限酒、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如果能够做好这些预防措施,就能够有效的防止胃窦粘膜脱垂的情况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