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在线免费咨询
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对很多人而言是比较陌生的眩晕症的类型有很多,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也是眩晕的一种。很多人对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的了解并不多,因此在治疗方面的问题上难免会存在许多疑问。那么到底什么是什么是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详细了解。
1.定义
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BPPV)是一常见的内耳机械性疾患,占所有眩晕症的20%左右,也是约半数耳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病源性眩晕症的原因。此病虽然为耳科疾病,但常在神经科首诊,且多误诊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颈性眩晕而延误了治疗。现结合文献,对其病因、发病机制以及诊治作进一简要总结以增加对该疾患的了解,减少误诊率。
2.临床表现
(1)潜伏期:头位变化后1——4秒钟后才出现眩晕;(2)旋转性:眩晕具明显的旋转感,患者视物旋转或闭目有自身旋转感;(3)短暂性:眩晕在不到1分钟内自行停止;(4)转换性:头回到原来位置可再次诱发眩晕;(5)疲劳性:多次头位变化后,眩晕症状逐渐减轻。
3.鉴别诊断
BPPV需与多种周围性和中枢性眩晕相鉴别,掌握BPPV的临床特征和Dix——Hallpike测试、注意了解相应的病史则不难鉴别。约1/3的患者并不主动诉说有体位诱发的表现,故没有发作诉说也不能排除BPPV的可能。常见被误诊的疾病包括颈性眩晕、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不全、非特异性头昏、心源性头昏和神经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