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抗真菌治疗
a)两性霉素B:是目前药效最强的抗真菌药物,但因其不良反应多且严重,主张与5-氟胞嘧啶联合治疗,以减少其用量。对于非 HIV相关的隐球菌性脑膜炎治疗的推荐方案为:诱导治疗 两性霉素B 0.5~1mg/ ( kg.d ) 联合氟胞嘧啶100mg/ ( k g·d ),至少8周。巩固治疗 氟康唑 200~400mg/ d,至少12周或伊曲康唑200~400mg/d,至少12周。HIV阳性患者的治疗方案主要有以下3种: ①两性霉素B( 0.7~ 1mg/( k g·d ) ) 联合氟胞嘧啶 ( 100mg/( kg·d ) ) 诱导治疗2周,继用氟康唑 ( 400m g/d ) 治疗至少10周,然后氟康唑200mg/d,终生维持。②两性霉素 B( 0.7—1mg/ ( kgd ) ) 联合氟胞嘧啶( 100mg/( k g·d ) ) 6~10周,氟康唑200mg/d,终生维持。③伏立康唑 ( 首个24h给予负荷剂量,每12h给药1次, 每次6mg/kg 静脉滴注;之后每12h给药1次, 每次4mg/kg 静脉滴注,2周后停用伏立康唑, 继续使用两性霉素 B+氟胞嘧啶进行治疗) 与两性霉素 B(0. 5—0.7mg/( k g·d ) ) 加氟胞嘧啶 ( 100~150mg/( kg·d ) ) 联合应用 2周后,停用伏立康唑,联合应用两性霉素 B和氟胞嘧啶12周,后改用氟康唑200mg/d,终生维持。不论采用何种方案, 一般患者均需要终身氟康唑维持治疗, 但若患者持续 6个月以上 CD4+细胞计数 >200/uL , 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考虑停止抗真菌治疗。
两性霉素B副作用较大,可引起
高热、
寒战、
血栓性静脉炎、头痛、
恶心、
呕吐、血压降低、
低钾血症、
氮质血症等,偶可出现
心律失常、
癫痫发作、白细胞或
血小板减少等。
b)氟康唑(fluconazole):为广谱抗真菌药,耐受性好,口服吸收良好,血及脑脊液中药浓度高,对
隐球菌脑膜炎有特效,反应为恶心、
腹痛、腹泻、胃
肠胀气及皮疹等。
c)5-氟胞嘧啶(flucytosine, 5-FC):可干扰真菌细胞中嘧啶生物合成。单用疗效差,且易产生耐受性,与两性霉素B合用可增强疗效,反应有恶心、
厌食、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皮疹及肝肾功能损害。
对症及全身支持治疗
颅内压增高者可用
脱水剂,并注意防治
脑疝;有
脑积水者可行侧脑室分流减压术,并注意水电解质平衡。因本病病程较长,病情重,机体慢性消耗很大,应注意患者的全身营养、全面护理、防治肺感染及泌尿系统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