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 内科 儿科 传染病 妇产科 精神心理科 皮肤性病科 中医科 骨科 高血压 糖尿病 白癜风 肿瘤 性病 鼻炎 肾结石 肾虚 哮喘 腋臭 湿疹

医生在线免费咨询

当前位置: 疾病 > 艾滋病 > 关于艾滋病的窗口期知识
艾滋病
概述 病因 症状 检查 鉴别 并发症 预防 治疗 饮食 饮食禁忌 经验 文章 问答 药品

关于艾滋病的窗口期知识更新时间:2016-01-20

艾滋病病毒是一种单链RNA病毒,在复制过程中缺乏校对功能,极易发生变异,具有多样性。流行病学上来说,艾滋病的传染源为HIV病毒携带者和艾滋病患者。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四种,静脉吸毒注射、母婴传播、性行为传播包括异性性行为、男男同性性行为及注射或输入污染的血液制品。

一般情况下,艾滋病患者通常都要经历3个阶段,分别是急性感染期,无症状HIV感染期,最后即是艾滋病期。在艾滋病感染初期,感染者的症状较轻,容易被忽略,导致失治和误治。约有70%感染者在感染后出现类似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或流感症状,其主要表现为咽痛发热关节痛、肌肉疼痛、腹泻盗汗消瘦、全身淋巴结肿大荨麻疹以及皮肤斑丘疹等,大约2~3周后即恢复正常,这一时期艾滋病病毒抗体检验通常为阴性,这就是所谓的“窗口期”。

目前,关于艾滋病“窗口期”的时间长短在医学界仍存在很多争论,有6到8周的、有3个月的,最保守的说法是6个月。而在我国,比较受认同的说法是3个月,但根据中国艾滋病防治最高机构卫生部艾滋病预防与控制中心临床病毒研究室的最新研究数据显示,艾滋病的“窗口期”基本是2到6周。一般艾滋病患者在病毒数周,大约是4到8周,大致表现出一些急性前期病状,如咳嗽皮疹、盗汗头痛等,还有些与一般感冒的症状差不多。若露出低热慢性腹泻、体重下降、咳嗽、盗汗等症状,可怀疑患了艾滋病。

至今尚未研制出能根治艾滋病的特效药物,也还没有可用于预防的有效疫苗,因此最重要的是采取预防措施:严禁吸毒,切忌擅自输血和使用血制品,坚持洁身自爱,不卖淫、嫖娼,避免婚前、婚外性行为,只要我们能做好保护措施就不会轻易患上艾滋病,不需要过多忧虑。

审编医生
曾旺生皮肤科 副主任医师 医院:江西省皮肤病专科医院

主治疾病:艾滋病,狂犬病...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