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皮炎的症状有哪些?
常见症状:色素异常、丘疹、瘙痒、溃疡、水肿、鳞屑、皮炎、红斑样皮疹、色素沉着与色素减退、皮肤萎缩和色素沉着、挛缩性瘢痕
1.急性放射性皮炎
由于一次或多次大剂量放射线照射引起,但敏感者即使剂量不很大也可以发病。潜伏期因放射线的剂量和各人的耐受性不同而长短不定,8~20天。可分成三度:
(1)I度 初为鲜红,以后呈暗红色斑,或有轻度
水肿。自觉灼热与
瘙痒。3~6周后出现脱屑及色素沉着。
(2)II度 显着急性炎症水肿性红斑,表面
紧张有光泽,有水疱形成,疱破后成糜烂面。自觉灼热或
疼痛。经1~3月痊愈,留有色素沉着、
色素脱失、毛细血管扩张和皮肤萎缩等。
(3)III度 红斑水肿后迅速
组织坏死,以后形成顽固性
溃疡。溃疡深度不定,一般可穿通皮肤及肌肉,甚至骨组织。溃疡底面有污秽的黄白色坏死组织块。自觉
剧痛。很难愈合,愈后形成萎缩性瘢痕、色素沉着、色素脱失和毛细血管扩张。损害严重者大血管闭塞,肢体发生
干性坏疽。在溃疡和瘢痕上可继发癌变。
II、III度可伴全身症状,如头痛、
头晕、
精神萎靡、
食欲不振、
恶心、
呕吐、
腹痛、腹泻、出血及白细胞计数减少等,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2.慢性放射性皮炎
多为长期、反复小剂量放射线照射引起,或由急性放射性皮炎转变而来。潜伏期自数月至数十年。炎症表现不显着。由于放射线破坏皮脂腺、汗腺、毛囊以及甲床生发层细胞而致
皮肤干燥、粗糙、皲裂,毛发脱落,甲色暗晦,出现纵嵴、色素沉着及增厚,甚至脱落。甲皱微循环改变,可见管襻异常及毛细血管血液粘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