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在线免费咨询
胰腺炎是胰腺组织中的一种炎症性的疾病,该病有急性、慢性两种。其中急性的发病比较急,病情比较凶险。患病者会出现胰腺组织水肿、出血以及坏死等损伤。那么怎么样才能诊断出急性的胰腺炎呢?下面就来了解一下诊断的相关方法。
1.血清淀粉酶
急性的胰腺炎发作刚开始的时候,2~12小时内的血清淀粉酶就会开始升高。如果检查出来的结果是阳性,那么则提示是胰腺炎,不过数值升高程度与病情严重程度无确切关联。
2.血清脂肪酶
起病后24至72小时内,血清脂肪酶就会开始升高,检查结果阳性意义同淀粉酶。
3.血常规与血生化
白细胞数量和类型可以帮助判断感染情况。肝肾功能检查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是否有肝、 肾功能损伤。若谷丙转氨酶、碱性的磷酸酶、胆红素升高,可提示胆源性的胰腺炎。
此外,其他标志物检查,如血糖升高的程度也可以反映出胰腺坏死的程度。血脂的水平可以明确胰腺炎的病因是否由高脂血症引起。C-反应蛋白则可以帮助诊断病情严重程度。
患者要注意的是抽血前不要吃油腻、高蛋白的食物,不要大量地饮酒,维持正常的作息。 血生化检查抽血之前,建议患者禁食8小时,一般前一天的晚上10点之后,就不要再进食。第二天早上应在空腹的状态下抽血。抽血时配合医生操作即可,抽血后按压针孔5分钟左右,以免造成局部青淤。
以上就是用来诊断急性的胰腺炎的方法,通过上述的方法可以明确患者的病情,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患者的实际情况。诊断出来之后,患者可以通过抗生素、手术等方法来进行治疗。治疗后,患者还要预防营养不良、感染、呼吸障碍等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