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 内科 儿科 传染病 妇产科 精神心理科 皮肤性病科 中医科 骨科 高血压 糖尿病 白癜风 肿瘤 性病 鼻炎 肾结石 肾虚 哮喘 腋臭 湿疹

医生在线免费咨询

当前位置: 疾病 > 肌张力障碍 > 肌张力障碍治疗原则
肌张力障碍
概述 病因 症状 检查 鉴别 并发症 预防 治疗 饮食 饮食禁忌 经验 文章 问答 药品

肌张力障碍治疗原则

更新时间:2024-07-25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存在肌张力障碍患者,他们在别人眼中可能是肩不能抗手不能提的无能者,所以这种环境下可能给患者造成心理障碍,同时治疗肌张力障碍也是不能放弃的,因为肌张力障碍经过治疗是可以有一定的恢复的几率的。肌张力障碍患者要及早就医,努力康复,肯定会有效果。

肌张力障碍的治疗原则分为药物、局部注射A型肉毒毒素和外科治疗。

药物治疗的几种药物有(1) 安坦:大剂量安坦对50%的患者有或多或少的改善,但须缓慢增量,不良 反应主要为视物模糊、口干便秘,但不良反应不应作为增加药物剂量的绝对禁忌证。不良反应重者增加剂量应推迟1~2周,待不良反应减轻或完全消失后可再增 加剂量。(2) 对抗多巴胺功能的药物(3) 苯二氮卓类。(4) 卡马西平。(5) 左旋多巴。

注射A型肉毒毒素有四种情况可以注射(1) 眼睑痉挛:共注射5~6个点。注射后中等改善和显著改善者达90%左右,从注射到开始改善发作的潜伏期为4.2日,疗效持续时间平均为15.7周。(2)口-下颌肌张力障碍:治疗显效率约50~70%,疗效持续3个月,个别患者达一年。。(3) 痉挛性斜颈:正确认定引起异常姿势和运动的肌肉和准确的注射点是治疗成功的关键。治疗的有效率为53%~90%,其伴随的症状如震颤肌痛也得到缓解。重复注射有效。(4) 书写痉挛和其他局限性四肢肌张力障碍:前臂、足趾、躯干等部的肌张力障碍也可局部注射,均有一定的疗效。

手术的治疗是通过电生理学和PET研究发现肌张力障碍是因为苍白球-丘脑-皮质投射系统受到破坏,这为通过阻断从丘脑到额叶运动皮质的过度兴奋的异常传入冲动来治疗肌张力障碍提供了理论基础。

专家们建议这种有遗传背景的疾病,必须要及早预防。其中避免近亲结婚尤为重要,而且要进行遗传咨询,携带者基因检测及产前诊断等。这样做会改变人的一生命运,减少作为父母自身的痛苦和出生的孩子的心里阴影。患者要积极配合医生的建议,努力积极的生活,不放弃任何希望。

审编医生
张小倩神经内科 副主任医师 医院: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主治疾病:脑血管病 癫痫 头痛 脊髓病 脑炎...详情>

肌张力障碍相关问答

肌张力障碍病因及发病机制是什么? 肌张力障碍发病的原因有许多,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原发性,主要是因为受到遗传因素导致,一种是继发性大多数是因为脑部病变所引起,比如脑出血,脑膜炎,脑外伤等,还有部分患者是因为受到药物中毒所引起。
急性肌张力障碍病因 比如帕金森病患者服用了氟哌啶醇,过量会出现急性的即战力障碍出现手的姿势异常或者是痉挛性地抽动,这种情况通过用药物减量可以进行缓解,通过药物进行解禁或者是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的,所以肌张力障碍患者首先要明确病因,对症治疗。
急性肌张力障碍病因有哪些 肌张力障碍表现为肌张力异常的动作和姿势为特征的运动障碍综合症。它可以发生在任何部位。发病年龄越早,症状会越严重。治疗方面主要包括药物治疗或者是外科手术治疗。此病具有一定的遗传因素,所以携带基因的人应该进行产前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