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在线免费咨询
梅毒肾病是一种较为凶险的传染性疾病,一旦感染,虽然可以治愈,如不及时就医,往往会对身体造成损伤。加强对该病的认识,有助于梅毒肾病的预防。下面是对该病病原体及传染特点的介绍。
梅毒肾病是梅毒引起的免疫性肾损害。病原体是梅毒螺旋体,因其体液透明,表面光滑,折光力较强而不易染色,故又命名为苍白螺旋体。梅毒传染与发病过程的特点是周期性潜伏与再发,其原因与机体免疫力的产生有关。当机体免疫力下降时,梅毒螺旋体可以侵犯机体某些部位。梅毒肾病主要发生于后天性二期梅毒,其发生率较低。梅毒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大量蛋白尿、水肿,一般肾功能和血压多为正常。一般而言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以及蛋白尿在6个月内消失,部分患者可持续1年左右。梅毒相关的肾病综合征往往可自行缓解。梅毒肾病往往可以在抗梅毒治疗后完全消失。
从1994年起,中国一些沿海城市报告的梅毒病例急剧增加。到1997年末,中国报告的梅毒年发病率为2.78/10万,占STD的7.30%。报告的大多数仍为早期梅毒。
1.传染源
主要是梅毒病人。一期梅毒病变和二期梅毒皮肤、黏膜损害及血液、精液、白带、唾液、乳汁中均有许多螺旋体,三期梅毒病损或血液内螺旋体减少,甚至消失。所以,早期梅毒传染性强,晚期梅毒传染性减弱。由于梅毒患者的皮肤、黏膜病变均无症状,不疼痛,无瘙痒,不妨碍性活动,且梅毒为慢性疾患,病程相当长,长期进行性隔离的难度很大。因此,梅毒病人传染机会多,传播危害大。
2.传播途径
(1)性接触。
(2)非性接触 传染的机会较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一般性接触 如被螺旋体污染的衣服、被褥、坐式便器、马桶、便盆等生活物品等,也能传播本病。②医源性接触 如为病人检查、穿刺、手术、换药、翻身等操作中,带有病原体的器械可损伤医护人员的皮肤,或医护人员皮肤有破伤时,螺旋体可进入体内,造成感染。检查病人用过的器械、为患者注射过的针头等可被螺旋体污染,若消毒不严而再次使用时,可传染他人。③血源传染 二期梅毒患者血液中有大量螺旋体,若检测不严,接受此种血液输注或使用此种血制品,则可使受血者或使用者感染梅毒。
(3)垂直传播 ①宫内感染 妊娠妇女患早期梅毒或二期梅毒时,当胎盘形成后,螺旋体可从母体通过胎盘屏障进入胎儿血液内,使其遭受感染。 ②产道感染 胎儿经产道分娩时,梅毒产妇宫颈或阴道内的螺旋体可经皮肤或黏膜擦伤处感染胎儿,新生儿多在头部或肩部出现梅毒初疮。③产后感染 二期梅毒患者的乳汁中有螺旋体,因此梅毒妇女可经哺乳而传染婴儿。
梅毒病原体传播途径较广,防治起来就比较困难。而梅毒性肾病是其较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因此,需要靠大家共同参与,尤其是注意性接触,洁身自好;在日常生活中,讲究个人卫生,对防止梅毒肾病有较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