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崩症是指血浆ADH正常存在或增高的情况下,肾脏不能浓缩尿液而持续排出大量稀释性尿液的病理状态,是一种罕见的肾小管功能异常性疾病。这种过量摄水和低渗性多尿的状态,可能是由于正常生理刺激不能引起抗利尿激素释放所致。肾性尿崩症(nephrogenic diab ...... [全文阅读]
宜1.宜吃寒凉性的食物; 2.宜吃低脂肪的食物; 3.宜吃高维生素C的食物; 4.宜吃清单的…[点击查看详情]
忌1.忌吃热燥的食物; 2.忌吃对大脑有刺激性的食物。…[点击查看详情]
肾性尿崩症由先天性遗传因子异常和获得性即后天性因素引起。常见的继发病因有:1.饮食失常过量饮水、钠摄入少,蛋白质摄入少。2.慢性肾衰,浓缩功能减退。3.电...[详情]
1.多尿多饮 为本病突出的临床表现。先天性NDI可在出生时即有多尿多饮症状,在出生前即表现为羊水过多。2.低渗尿 尿比重常持续低于1.005,或尿渗量低于200mOsm/(kg·H2O),给以溶质利尿,亦只能达到与血浆等渗280~3...[详情]
1.尿液检查 每天尿量明显增多,而且伴有尿比重降低(1.001~1.005)、尿渗透压多在150~180mmol/L。加压素试验无反应(“不完全表现型”者可有部分反应)。2.血液化验 因血液浓缩,血浆渗透压升高,细胞外液呈高渗状态。...[详情]
肾性尿崩症需与垂体尿崩症、神经性多饮多尿及糖尿病鉴别。1.垂体性尿崩症 本病系由缺乏抗利尿激素引起,血ADH水平低,尿cAMP低,在注射抗利尿激素后多饮多尿症状明显改善,尿cAMP增加,尿渗透压提高。垂体性尿崩症多于青年期发病,起病...[详情]
1.膀胱膨胀、输尿管扩张及肾盂积水和慢性肾功能衰竭。并发以上疾病的原因是由于病程较长,尿量过多引起淤积所致。2.高渗性脱水及电解质紊乱,如低血钾或高钠血症。3.生长发育和智力发育障碍。...[详情]
积极治疗原发病,对症处理并发症,对症状严重者争取早诊断早治疗,以防急性脱水引起电解质紊乱。本病重点在继发性NDI的预防,因其中相当部分属医源性,临床应须警惕。避免长期精神刺激,长期精神刺激(如恐吓,忧伤,焦虑或清神紧张等)可引起大脑皮层...[详情]
基本原则是补足水量维持水平衡,减少糖、盐等溶质摄入。注意改善病人的精神和营养状态。1.供给大量液体,防止脱水 对急性失水者,应静脉补液(用5%葡萄糖溶液)。如病人血浆呈高渗状态,应考虑输入低张液。2.限制...[详情]
1、避免食用高蛋白、高脂肪辛辣和含盐过高的食品及烟酒。因为这些可使血浆渗透压升高,从而兴奋大脑口渴中枢,并且易助火生热,化燥伤阴,加重本病烦渴等症状。2、忌饮茶叶与咖啡。茶叶和咖啡中含有茶碱和咖啡 因,能兴奋中枢神经,增强心肌收缩力...[详情]
“指导意见:肾性尿崩症是指肾脏重吸收水减少引起的尿液浓缩障碍,肾脏不能浓缩尿液而持续排出稀释尿的不正常状态。以口渴、多尿、多饮、低比重尿和低渗尿为特征性表现。先天性肾性尿崩症多与遗传性的因素有关,继发性肾性尿崩症可发生于各”[详细内容]
“如果尿崩症是由于疾病引起的,比如是膀胱严重的感染,尿路的严重感染,而引起的,这时候尿崩症就可以通过规律的应用抗感染的药物治疗,帮助尿崩症的恢复,只要将患者膀胱炎症,尿道炎症完全治愈之后,尿崩症就可以完全治愈的。”[详细内容]
“你好肾性尿崩症会出现尿液增多,体虚乏力,皮肤出现干燥口渴等症状。平时注意饮食调节,多吃一些含有维生素矿物质的食物。避免近亲结婚。有肾脏家族史患者要定期复查早发现早治疗”[详细内容]
“根据你描述的情况来看,这种情况考虑是肾性尿崩症的话,应该是排中枢神经系统出现的问题。针对这种情况,我建议可以考虑用中药调理治疗重要的治疗,主要是根据患者的舌苔脉象等情况来进行,诊断明确用药物治疗比较好一些。”[详细内容]
“肾性尿崩症和中枢性尿崩症是有一定区别的,症的病变部位属于肾脏,分为遗传性和继发性阳痿。而中枢性尿崩症,又分为原发性,继发性和遗传性”[详细内容]
“你好,根据你的情况描述来看宝宝出现肾性尿崩症的临床表现会出现多饮多尿烦渴的现象。一定要注意多喝一些温开水,不要着凉。定期做好检查。对口服困难者,可以给予葡萄糖溶液进行治疗。”[详细内容]
“肾性尿崩症可以治疗,但能否治愈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来确定。如果是先天性因素引起的肾性尿崩症,可能没有办法彻底治愈。如果是由于药物等因素引起的肾性尿崩症,一般经过积极有效的治疗就会得到比较好的疗效。”[详细内容]
“宝宝,这种情况一般主要是采取一些激素替代等对症治疗的方法,同时,一定要给孩子加强营养,注意饮食控制,宝宝的尿量和比重,而且一定要给孩子注意饮食,一定要给宝宝控制尿尿啊!但是一定要定期的复查,主要就是采取一些激素替代治疗”[详细内容]
“肾性尿崩症的治疗方法比较多,每个病人的具体病情不同,当然治疗方法的差异性也是比较大的。所以发病之后要根据具体表现明确尿崩症的具体类型和原因,这样才能决定使用药物或者是其他方法来进行治疗。”[详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