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在线免费咨询
室性早搏是生活上最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不仅会导致患者出现身体不适的症状,还会引起一些并发症。器质性心脏病患者、高血压患者是室性早搏的高发人群,因此这些人群要严格用药控制原发病,避免引起室性早搏。很多人并不清楚室性早搏的危害,觉得这是一种不严重的心律失常,自己就能痊愈。其实这种想法大错特错,下面就给各位介绍一下室性早搏会产生哪些危害?
室性早搏会引起患者出现心肌缺血、心脏衰竭、心悸、低血钾以及低血镁等并发症,其中最常见的就是心悸。发生心悸后,患者常常会有头晕目眩的感觉,且心悸常常会使室性早搏的患者产生焦虑紧张的情绪。而这些不良的情绪就会使得患者体内的儿茶酚胺含量增加,从而增加了室性早搏的发生率,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恶性循环。
严格的说,室性早搏本身不会导致患者死亡,是心脏疾病本身致人死亡,因为长期高压状态、休息不足等也会引起室性早搏。由于器质性心脏病而引起的室性早搏可能致人死亡,所以器质性心脏病比如心肌肥大、冠心病等患者,出现室性早搏后需要谨慎注意,严格配合医生进行治疗,遵医嘱用药,积极控制原发病,以免造成心脏功能衰退,导致了死亡。
综上所述,室性早搏会产生严重的危害,需要引起各位的注意。平时一旦出现了呼吸不畅、胸闷气短的情况,一定要重视起来。室性早搏患者必须要合理的对生活方式进行调整,平时要少抽烟,少喝酒,而且要远离不良的情绪,保持心态的平稳,有效的进行饮食,按照医生建议进行用药,以免导致死亡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