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在线免费咨询
钠是正常生长发育中不可或缺的物质,也是胰汁、胆汁、汗和泪水的组成成分。我们每天食用的食盐当中就有钠的存在。钠参与了水的代谢,保证了体内水的平衡和酸碱平衡。钠在身体内有助维持渗透压,也协助神经、心脏、肌肉及各种生理功能的正常运作。
每个人每天需要多少钠元素呢。数据表明,6个月以内婴儿所需115~350毫克,6个月至1岁宝宝所需250~750毫克,1岁以上宝宝所需325~975毫克,4岁以上宝宝所需450~1350毫克,7岁以上宝宝所需600~1800毫克,11岁以上孩子所需900~2700毫克,成人所需1100~3300毫克,相当于0.6~3.5克氯化钠的含钠量。
在一般情况下,都不会出现钠的缺乏。那在什么情况下会出现钠的缺乏呢。只有在禁食、少食,膳食钠限制过严而摄入非常低时,或在高温、重体力劳动、过量出汗、肠胃疾病、反复呕吐、腹泻使钠过量排出而丢失时,或某些疾病,如艾迪生病引起肾不能有效保留钠时,胃肠外营养缺钠或低钠时,利尿剂的使用而抑制肾小管重吸收钠时均可引起钠缺乏。
缺乏钠会引起什么症状呢。缺乏钠会导致低钠血症、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体位性低血压。引起的症状有轻者疲乏、头晕、直立时晕倒、尿量正常或增多、尿比重低、体位性低血压,中者除上述症状外皮肤弹性减退、饮食不佳、恶心呕吐、尿量减少、比重仍低、表情淡漠、血压下降,重者除以上症状加重外并有休克、昏迷、少尿。
除了加工、烹调、调味用盐以外,钠还存在与所有的食物中。所以在钠缺乏时可以吃以下的一些食物。如熏腌猪肉,大红肠,谷糠,玉米片,泡黄瓜,火腿,青橄榄,午餐肉,燕麦,马铃薯片,香肠,海藻,虾,酱油,番茄酱等。一般来讲,高蛋白食物中钠的成分比蔬菜和谷物多。当然在补钠元素时,应该要适量,避免钠元素过多,引起其他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