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在线免费咨询
1.病原治疗
(1)乙胺嗪对丝虫的成虫及微丝蚴均有杀灭作用,其疗效对马来丝虫病较班氏丝虫病优,但不良反应前者较后者重。口服后在肠内迅速吸收,在体内代谢,几乎全部由尿排出。服药1剂48天 后血中已难觅乙胺嗪的踪迹。其远期疗效较近期疗效佳。乙胺嗪药物本身不良反应轻微,大剂量时偶有恶心、呕吐、头晕、失眠等。治疗期间由于大量杀灭丝虫成虫及微丝蚴,故可出现畏寒高热、头痛、全身肌肉疼痛、皮疹,甚至喉头水肿等过敏反应。偶亦可有肝脾肿大疼痛、血尿、蛋白尿,过敏反应多在服药后6~8小时出现,抗组胺药、阿司匹林、糖皮质激素等可治疗或减轻反应。
(2)左旋咪唑对班氏及马来丝虫病均有近期疗效,但远期疗效较差。如与乙胺嗪联用可加强疗效。不良反应较乙胺嗪大,主要是发热、头痛、四肢酸痛、乏力等,发热一般在39℃以下,热程2~3天,停药后消失。
(3)呋喃嘧酮1979年由我国合成,对班氏丝虫成虫及微丝蚴均有显著的杀灭作用。其不良反应与乙胺嗪相仿。
(4)单剂量乙胺嗪或单剂量乙胺嗪加单剂量伊维菌素治疗单剂量乙胺嗪及单剂量乙胺嗪再加上单剂量伊维菌素治疗,说明两药治疗丝虫病均有效,但联合用药疗效更佳。
2.对症治疗
可用抗组胺药如氯苯那敏(扑尔敏)、氯雷他定或西替利嗪(仙特敏)及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等治疗。如因胸腔积液导致胸闷、气急等则应胸穿抽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