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 内科 儿科 传染病 妇产科 精神心理科 皮肤性病科 中医科 骨科 高血压 糖尿病 白癜风 肿瘤 性病 鼻炎 肾结石 肾虚 哮喘 腋臭 湿疹

医生在线免费咨询

当前位置: 疾病 > 心脾两虚 > 脾虚湿重比肾虚更可怕 快来了解日常补脾的穴位有哪些
心脾两虚
概述 病因 症状 检查 鉴别 并发症 预防 治疗 饮食 饮食禁忌 经验 文章 问答 药品

脾虚湿重比肾虚更可怕 快来了解日常补脾的穴位有哪些

更新时间:2018-08-30

处于北方的人一到夏季就会有身体不适的情况,比如出现浮肿,睡眠不佳,腹泻等情况,其实这是因为我们处在高温的环境中。汗水排出又不能挥发,长此以往就会导致脾虚,而这里又不会像南方那样多吃麻辣的食物进行除湿,所以就引发各类疾病频繁发生。通常都会采用服用中药的方式来治疗,只是对于一些人来说难以接受,而使用穴位按摩的方法就好多了,那么到底有哪些穴位具有这样的功效呢?

1.血海穴

我们在屈膝后,大腿内侧和髌底位置上两寸处,古四头肌的内侧有个隆起的小包,这里就是血海穴。当然也可以采用坐在椅子上,绷直双腿,膝盖内侧鼓起的肌肉位置同样可以找到这个穴位。这个位置可以调节月经问题,对于腹胀皮肤病症也有疗效。

2.丰隆穴

这个穴位在小腿前面的外侧和外踝尖的两手宽位置,胫骨前缘的二横指位置。湿气重会爱有痰,经常按压这个位置可以化痰,清神智的作用,对因为痰多导致胸腹疼痛或者呕吐眩晕、浮肿及便秘有很好的效果。

3.阴陵泉穴

在我们坐着或者躺着的时候,找到小腿内侧在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就是要找的虚伪了,如果发现体内有湿气,可以对这个位置刮痧,多次之后就可以化解湿邪,清热健脾,减轻腹胀、膝盖疼及水肿的症状。

4.中脘穴

这个穴位是在我们的上腹的肚脐四指宽的中线位置,经常按摩这里,就能有效的缓解因夏季湿度大导致的腹胀和胃部不适,当然秋季的干燥病症,它也能有缓解的功效。

上面介绍的几个穴位就是补脾祛湿的有效位置,虽然这些并不是全部,但是它们都是比较好找到,且效果很明显的,非常适合治疗水肿、泻肚、眩晕、失眠及腹胀等情况,只要我们能按着正确的方法找到位置,每天坚持按摩这些地方,就能有效的补脾健身。

审编医生
张军中医骨科 副主任医师 医院:扬州市中医院

主治疾病:擅长脊柱骨病,关节骨病和外伤骨折的正脊手法及手法复...详情>

心脾两虚相关问答

你先帮我看一下。我在喝调理脾胃中药能喝江中牌米稀吗 病情分析:你好,您这种情况最好是不要乱喝的,服中药期间,不建议乱吃别的东西指导意见:你好,建议您在服用中药期间不要乱吃别的药物,不要吃辛辣鱼腥葱蒜等食物,祝你早日康复
请问你说那些中药种类,是吃的吗?男友有湿?男友有湿疣,目前我 你好,尖锐湿疣属于性传染疾病的一种,可以口服抗病毒口服液,二丁颗粒,外用重组人工干扰素,要避免和对方有性接触,避免和对方用公用毛巾,马桶,肥皂等等。
宝宝快一周了脾胃不好,可以吃点中药调理么 病情分析:很高兴为您提供解答从中医角度讲,脾主运化功能脾虚就会出现很多问题指导意见:建议您可以通过服用参苓白术散每天三次每次半袋坚持服用一段时间平时注意饮食习惯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