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 内科 儿科 传染病 妇产科 精神心理科 皮肤性病科 中医科 骨科 高血压 糖尿病 白癜风 肿瘤 性病 鼻炎 肾结石 肾虚 哮喘 腋臭 湿疹

医生在线免费咨询

当前位置: 疾病 > 妊娠合并类风湿关节炎 > 妊娠合并类风湿关节炎的检查
妊娠合并类风湿关节炎
概述 病因 症状 检查 鉴别 并发症 预防 治疗 饮食 饮食禁忌 经验 文章 问答 药品

妊娠合并类风湿关节炎的检查项目有哪些?

  检查项目:类风湿相关核抗原(RANA)抗体、C反应蛋白(CRP)、滑膜液常规检查、类风湿因子、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滑膜液肉眼检查、积液腺苷脱氢酶、积液β2-微球蛋白

  1.血清及细胞学检查

  (1)自身抗体:①类风湿因子(RF),RF(r)阳性率为60%~70%;②抗核周因子(APF)其阳性率48.6%~86%;③抗角蛋白抗体的阳性率为60%~73%,可见于早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④抗SA抗体,可见42.7%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关节破坏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该抗体的阳性率达68.4%,其诊断的特异性为78%~97%。

  (2)类风湿关节炎相关核抗原(rheumatoid anihritis associated nuclean artigen,RANA):为一种酸性核蛋白,40%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RANA抗体滴度达1∶128。

  (3)Ⅲ型胶原抗体:抗体可能在引发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生及病变中发挥作用,可作为有助于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及对研究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机制及治疗很有意义。

  (4)其他自身抗体、补体和免疫复合物: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补体水平随病情变化而波动,无关节外病变及非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之总补体,C3、C4水平多正常甚至略高。

  2.急性时相反应物指标

  (1)C反应蛋白:C反应蛋白与病情活动指数有关,晨僵时间、握力、关节疼痛肿胀指数,病情缓解时,C反应蛋白下降,反之则上升。

  (2)血沉增快:病情加重则血沉升高。

  (3)其他:β2微球蛋白,转铁蛋白,血浆铜蓝蛋白,αl-抗胰蛋白酶及抗糜蛋白酶升高,另外已研究证明,αl-酸性糖蛋白和淀粉样蛋白A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均明显升高,而且与C反应蛋白的水平密切相关。

  (4)血液学改变:

  ①红细胞:多数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伴有轻度贫血;

  ②白细胞:活动期可有白细胞及嗜酸性轻度增加;

  ③血小板:病情活动时,约70%患者血小板持续升高超过300×109/L,只有病情缓解后,血小板才能降至正常。

  3.滑膜液检查 类风湿关节炎的滑膜液微混浊,黏稠度降低,滑液中白细胞升高,一般为5000~50000/μl,中性粒细胞>50%,白蛋白>40g/L,玻璃酸酶<1g/L,镜下可见巨噬细胞、多形核细胞及其残核(Reiter细胞)。

  1.关节X线摄片 以双手腕、足跗受累最常见,故临床X线检查常规首选双手(包括腕)或双手相加双足相进行检查。美国风湿病学院将X线表现分为4期:

  Ⅰ期:正常或关节端骨质疏松

  Ⅱ期:关节端骨质疏松,偶有关节软骨下囊样破坏或骨侵蚀改变。

  Ⅲ期:明显的关节软骨下囊性破坏,关节间隙狭窄,关节半脱位等畸形。

  Ⅳ期:除Ⅱ、Ⅲ期改变外,并有纤维性或骨性强直。

  2.CT和磁共振成像(MRI) 一般不选用此两项检查,但对平片难以显示的病变可选用。CT有助于发现早期骨关节侵蚀、股骨头脱位等情况。类风湿关节炎颈椎环枢关节病变受累相对多见,行CT检查可以显示如齿状突骨侵蚀、脊柱受压、关节脱位等改变。MRI对显示关节内透明软骨、肌腱、韧带、滑膜囊肿脊髓受压有良好的效果。

妊娠合并类风湿关节炎相关问答

玻璃酸钠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效果好吗? 病情分析:你好。按照你说的这种情况。我们这里没有这种治疗办法指导意见:建议你可以多问问医生,然后看看别人的成功率,如果效果好。可以考虑用这个办法治疗的
类风湿的检查治疗方法 类风湿这种情况,建议去正规医院的风湿科找医生看一下,然后抽血化验配合检查效果会好一些,并且确诊后可以适当的做理疗,平时要注意保暖,多吃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食物增强体质,增强免疫力
患有类风湿性关节炎还能不能游泳? 病情分析:像你这种情况来说尽量要注意游泳水的温度不能太低,防止造成关节的损伤指导意见:平时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需要配合抗风湿的药物和关节的理疗来进行控制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