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在线免费咨询
小儿食物变态反应的患者并不多见,引起疾病的主要原因是食物引起的过敏,有些患者则是遗传引起的,患病后会出现明显的症状,如皮肤、黏膜、呼吸道等都会发现异常,患者可到医院检查诊断疾病,那么小儿食物变态反应的检查方法有哪些呢?
1.非特异实验室检查
多数病例血生化及三大常规检查无异常发现,少数外周血有嗜酸粒细胞轻度增多,低色素性贫血,大便潜血试验和C小时arat-Leyden结晶体阳性。血清总IgE增高。消化内镜检查可正常或非特异性胃肠黏膜出血、水肿。这些均不能作为食物过敏的确诊依据。
2.特异性检查
(1)食物变应原的皮肤试验
根据抗原与结合在肥大细胞表面上相应的IgE结合,刺激肥大细胞脱颗粒而引起相应的临床表现,是初步筛选过敏性食物的主要方法,可在15~20分钟提供多种食物的皮试结果。
(2)食物排除法
病人首先在1~2周内进食普通或基础饮食,目的是清除消化道内原有的食物,使食物变态反应的所有症状消失,为清除期。然后进入食物激发期,每隔2~3天加入一种食物,直到激发出症状。对激发试验阳性的食物可重复试验一次,以明确致敏食物。食物排除法阳性,只能提示食物过敏,并不能完全证实之,因不能排除其他食物异常反应,故应进行其他试验综合判定。该试验费时、麻烦,但无需特殊仪器和试验条件,适合于门诊进行。
(3)放射变应原吸附试验(RAST)
是利用已知的食物抗原检测患者血清中有无相应的IgE抗体。该方法准确性高,假阳性率低,不受患者用药的影响,但费用昂贵,且不能同时检测多种抗原。
(4)食物与安慰剂对照的双盲试验(DBPCFC)
也称为食物激发试验,是诊断某种特殊食物引起过敏的标准指标。在食物激发试验前1周和激发期间,患者应严格避免接触和食用被测试的食物和可疑的过敏食物。激发试验时,口服经伪装过的小剂量可疑过敏食物(或安慰剂),每隔30~60分钟剂量加倍。观察以下指标:①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胃肠道及胃肠道外症状。②试验前与试验后6~8小时内,周围血的中性粒细胞增多超过3.5×109/L。③出现血便或大便潜血试验阳性。④在大便黏液中有白细胞。⑤小时ansel染色后,粪便中有嗜酸粒细胞碎片形成的C小时aract-Leyden晶体。以上指标有3项阳性可确诊,2项持续阳性为疑诊,需进一步观察。如果没有激发出症状,食物总量已增加至8克(干重)或平时进食量,可排除速发型过敏反应。可用正常食物量进一步试验迟发型反应。
小儿食物变态反应的检查方法较多,检查时要根据自己的病情选择检查的项目,检查后医生会制定详细的治疗,可避免病情加重,治疗疾病期间患者要注意饮食护理,患者出现食物过敏现象后,饮食要清淡,不宜油腻,避免病情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