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在线免费咨询
隐匿性肾炎和慢性肾小球肾炎都是肾脏疾病,一旦发病均会产生水肿、蛋白尿等表现,由于早期症状相似,为此在辨别时特别的困难。日常生活中需谨防肾脏的健康状况,还要正确了解两种疾病的症状、起因及其治疗措施,这样才能帮助到医生的诊断及辨别。那么隐匿性肾炎和慢性肾小球肾炎之间,有哪些区别呢?
1.症状不同
隐匿性肾炎在初期时仅会产生轻度的蛋白尿或是血尿,一般在解小便时,其尿泡沫明显增多,而且尿液的颜色加深;随着发病时间的延长,则会产生身体乏力以及水肿等不适的表现。而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在早期时可产生身体乏力、疲倦以及腰部疼痛等表现,与此同时食欲方面明显缺乏,但水肿时有时无。
2.起因不同
隐匿性肾炎的起病原因较为复杂,比如遗传因素、药物损伤、免疫因素以及疾病因素均可提高该病的病发率,严重损害到患者的肾脏健康。而慢性肾小球肾炎与多种因素有关,主要包括高血压、大量蛋白尿、高血脂以及其他非免疫因素等,均可以提高该病的病发率。
3.治疗方法不同
隐匿性肾炎一般无需特殊的治疗措施,在临床上以肾脏保养为主,对于轻症患者可给予药物治疗,正确用药能够控制病情的发展;如病情持续发展,则要根据身体状况进行手术方法处理。但考虑到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病情迁延难愈,且呈现出缓慢进展趋势,一旦发病应当针对原发病展开治疗,遵医嘱选择治疗药物。
隐匿性肾炎和慢性肾小球肾炎之间的区别就是上述知识,生活中要留意自身健康,且要小心水肿及蛋白尿等情况的出现,发病后不宜拖延治疗时间,应当做出明确辨别,这样才能得到针对性的治疗。此外,患者要调整好心态,安排好病发期间的饮食,避免所有生冷性严重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