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在线免费咨询
1.术前症状继续存在
(1)术前诊断错误或不全面:虽然随着外科技术的不断发展,胆囊切除术后患者的治愈率已有相当的提高,但仍有一定数量的患者术前症状在术后仍继续存在。首要的原因就是在术前将症状错误地归结于胆囊。由于胆囊疾病患者可出现胀气及消化不良等症状,因此当患者出现这些症状时就易怀疑有胆囊疾患。目前已认识到,胀气和消化不良并非胆囊疾病的特异性症状,并发现很多以往归结于胆囊的症状,都是由于胆道以外的原因所致。
很多情况下,胆石症可与其他疾病或异常并存,而这些疾病或异常才是导致症状的原因。烧心、嗳气、餐后早饱及胀气、偏头痛以及大便习惯改变并非“胆囊综合征”。除非有发作性的胆绞痛,全面的检查以排除其他异常往往是必要的。胆囊以外的原因引起的症状即使切除了胆囊,这些症状仍然会继续存在。考虑症状时还需排除吞气症、易激惹结肠、食管裂孔疝、球后溃疡或穿透性溃疡、憩室炎、肾绞痛、肾周脓肿、肾盂肾炎、脊椎炎甚至淋球菌性肝周围炎。由于胆石症与食管裂孔疝联系密切,因此在胆囊手术前应进行检查,以排除裂孔疝的可能性。反之,在进行裂孔疝修补时也应检查胆囊以排除胆石症。此外,胆石症患者也可由于感情挫折或精神打击而出现精神障碍症状,并导致主观感受强度的改变。有相当比例的PCS患者发生骨骼、肌肉疾病和精神障碍。吞气症加肝曲综合征、易激惹结肠加右肋间神经痛是这类患者相对常见的病因。
(2)胆总管和肝内结石:由于漏诊的胆总管结石或肝内胆管结石可进入胰胆管,故胆囊切除术前的症状术后可继续存在。Glenn将胆囊切除术后的胆总管结石分为残留性、复发性和新的病因所致结石3类:
①胆总管残留结石(被漏诊),最常见:
A.小结石隐藏于浓稠的造影剂中。
B.肝内结石。
②复发性胆石:胆道淤滞所致。
A.先天性异常。
B.胆总管炎所致狭窄。
C.新生物。
③新的病因所致结石:
A.溶血。
B.胆管炎。
C.炎症性肠病。
D.硬化性胆管炎。
E.阻塞性淤胆及感染:胆总管囊肿、十二指肠憩室、慢性胰腺炎、肿瘤转移。
F.寄生虫:阿米巴原虫、包囊虫。
其中最常见的为残留性胆石,即胆囊切除术时忽略了胆总管的结石。这些患者在术后1年有35.5%的人会出现症状,而复发性结石则术后1年以上无症状。胆囊切除时进行过胆总管取石者较未进行过胆总管取石者术后数月至数年内易于出现复发性结石(分别为6%和0.98%)。
术后发现的结石大多位于胰胆管或肝内胆管中胆汁淤积的部位。引起淤积的原因包括先天性异常、感染引起的狭窄以及新生物。同时,胆总管结石也可因代谢性疾病所致的血中胆固醇含量增高而形成,包括甲状腺功能减退、肥胖、高胆固醇血症等。此外,共存的疾病(如炎症性肠病、溶血、寄生虫感染等)有时也可引起胆道结石。除色素性胆石外,很少证实结石能在胰胆管中形成。
(3)邻近器官的疾患:在考虑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时,肝脏疾患(肝炎、肝硬化)、胆道疾患(Oddi括约肌痉挛狭窄、胆总管炎、胆管炎、新生物)及胰腺疾患(炎症、新生物)也是应该加以注意的。可能的情况下,最好有手术时的病理报告。
在无胆囊炎、胰腺炎或阻塞性黄疸的患者中很少发现与胆囊有关的肝胆疾患。如果手术时无这3种疾病,且手术时未打开胆总管,则这3种疾病不大可能是引起PCS的原因。胆囊摘除后,虽然原来导致胆道阻塞的原因不存在了,但仍可出现一些症状,如倦怠、特别易于疲劳,偶有低热及血中胆红素增高。肝硬化在胆囊切除术后较少见,据报道约3%。
胆囊摘除后如发生黄疸或化脓性感染,则应考虑Oddi括约肌狭窄和狭窄性胆管炎。这类患者约占术后患者的11%,有人报道约55%的患者该区域有纤维化。Oddi括约肌纤维化和胰胆管结石二者被认为是引起PCS的最常见的器质性疾病。其中引起纤维化的原因有结石嵌顿、探条、扩张器或引流T管对胆道的损伤等。胆总管末端淤泥样的胆汁、胆沙和结石常加重狭窄。
胆总管狭窄的诊断可通过静脉胆管造影进行,注射造影剂后2h胆管的密度和1h时相比无明显减少则可得到证明。实验室检查可发现血清胆红素和碱性磷酸酶水平增高。手术时如发现3mm的扩张器不能通过十二指肠乳头则提示乳头梗阻。术中胆管造影和测压可进一步证实有胆管末端梗阻和胆管内压增加。如果对胆管扩张不满意,常需切开十二指肠。发现结石就摘除,并行括约肌成形术。需要注意的是,慢性胰腺炎、胰腺或胆管的肿瘤均可压迫胆道造成狭窄,只有活检表明有慢性炎症和纤维化才能证实诊断。
反复发作的胰腺炎也可成为胆囊切除术后严重疼痛的原因,术前的胰腺炎由酗酒、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或高脂血症所致者更是如此。复发性胰腺炎可因残留胆道疾病所致,如胰胆管中的细小结石、淤泥样胆汁和壶腹狭窄等。如怀疑胰腺炎,就应在发作时或发作后很短时间内进行胰酶检查,然而长期反复发作者不一定能发现胰酶异常,但胰腺外分泌功能也往往受损,这可通过胰腺外分泌功能试验加以显示。也可发现脂肪泻、体重减轻、糖尿病以及胰腺钙化等。胰腺炎与胰腺癌有时鉴别较为困难,分泌试验、细胞学检查、血管造影等可能有所帮助。但如果胆囊切除后找不到引起胰腺炎持续发作的原因,即使造影也未发现异常,则有必要进行胰胆管造影和经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探查术等。
(4)漏诊的肿瘤:累及胆管树的恶性肿瘤,即使其原发部位离胆管树较远,也可以是胆囊切除术前症状继续存在的原因,胆道系统或邻近器官的肿瘤(特别是起源于胰头、十二指肠、壶腹部位及胆道者)与胆总管结石或胆管结石并存的情况并不少见。未能发现并存的结石则易于导致对病因进行错误的推测,并导致不必要的胆囊切除。的确,这个部位的肿瘤即使在手术时也易被忽视。
2.胆囊切除引起的症状
(1)外科操作失败:胆囊切除术中遗留的胆管结石,可引起术后复发性的胆绞痛、黄疸、发热或寒战等症状,这是胆囊切除术中最易忽视的问题。其次为术中胆石从胆囊或胆囊管排入胆总管。少数情况下结石源于肝内胆管,尔后结石下降则可引起症状。结石可为胆囊或胆囊管中残存的,也可为胆道或Oddi括约肌狭窄部位的近端形成的。
胆管阻塞后胆管内压力增高,有时可引起胆囊管残根漏,导致胆汁性腹膜炎和胆汁瘘管。然而,有残余结石的患者大多能平稳地度过术后康复期。出现症状多在术后数周、数月甚至数年以后,患者可有类似于胆管结石患者的症状,如夏科三联征(绞痛、黄疸以及发热寒战);也可3种症状都不典型。疼痛可轻微而短暂,也可逐渐频繁。偶尔,患者的惟一症状就是无痛性的阻塞性黄疸。
Bodvall和Overgaard将PCS患者的症状分为以下几型:Ⅰ型:轻微而短暂的绞痛,约占23.5%;Ⅱ型:偶尔严重而持续的绞痛,约3%;Ⅲ型:严重PCS(2.4%)并复发性胆管炎(约0.7%)或严重而持续的腹痛(1.7%),严重PCS中复发性胆管炎与长时间剧烈腹痛的鉴别见表1。
胆绞痛和(或)寒战及发热后12~48h常有血清胆红素和碱性磷酸酶的短暂升高。残留结石引起的黄疸常为波动性的,且不很深;而狭窄所致黄疸者黄疸常为持续性且很深。疼痛后48h患者粪便中如出现胆红素钙盐结石或胆固醇结晶,则提示可能有胆总管结石。如在十二指肠引流中发现了类似的结晶,其意义也一样。这在X线或其他检查阴性时以及不能进行有关的检查者有一定参考价值。
腹部平片仅偶尔能发现胆管中的不透光结石,常规胆管造影未能提示诊断的部分患者。如果严格按口服胆管造影的要求做,则口服胆管造影有可能提示诊断,显示出胆管结石。无黄疸(胆红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