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在线免费咨询
每种疾病的发生一般都有一些特定的因素存在,而这些因素能够直接引发疾病的入侵。毛囊炎便是这样一种较少见而往往又是致命的条件性真菌感染。
它可侵犯人体的鼻、脑、肺、胃肠道、皮肤等部位,甚至可通过血行播散到全身各个脏器,其病程可呈急性、亚急性、或慢性。本病首次由Paltauf于1885 年以全身播散型毛霉病报道。 近年来,随着抗生素、皮质类固醇激素、抗肿瘤药物及免疫抑制剂的普遍应用和糖尿病患者 的增多,以及器官移植、烧伤抢救和其它延长生命技术的广泛使用,都为条件致病真菌的繁 殖和致病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使该病的发病率有明显增加趋势。为了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现就毛霉病的病因学、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问题简述如下。
(一)鼻脑毛霉病:
本型患者多有糖尿病史,发病率占毛霉病的20%~40%。早期症状与慢性 鼻炎、鼻窦炎症状极为相似,如鼻塞、头痛等。病情进一步发展,鼻腔可有暗红血性分泌物 流出,鼻腔、鼻窦内可形成坏死性肉芽肿。病菌侵犯眼部可引起眼睑水肿、眼肌瘫痪、眼球 突出、瞳孔固定、视力下降以至失明。病菌一旦侵入颅内可迅速出现脑膜炎、脑炎等相应症 状,颅神经往往受累,特别是Ⅴ、Ⅶ颅神经功能障碍。可出现面部疼痛、瘫痪等症状,随着 病情进展,病原菌侵入较大的脑血管,引起栓塞和坏死,晚期患者可出现颅内高压及脑疝, 多数导致死亡。个别机体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病菌可经血扩散到肺或侵及骨髓,而出现该 部位症状[5]。
(二)肺毛霉病:
是毛霉菌自呼吸道侵入肺所致,个别也有因吸入鼻脑毛霉菌的分泌物继发引 起。本病发生的基础主要是难以控制或持续存在的基础疾病,如:白血病、糖尿病等,长期 应用抗肿瘤药物、皮质类固醇激素、免疫抑制剂、大量抗生素也可诱发。最常见表现是持续 发热和迅速进行性肺部浸润。大多表现为非特异性支气管肺炎样症状,当霉菌侵入肺大小动 脉产生血栓和坏死时,临床上有胸痛、咯血痰和大咯血。肺部X线征象形态不一,可呈结节 状、空洞、多数小斑片,也可为一般肺炎样改变,伴胸膜反应、胸腔积液等。本型多同时合 并其他脏器毛霉感染,故其病程短,发展快,死亡率高(80%~90%)。而国内报道迄今约30 例,只1例存活,病原菌为微小根毛霉[6]。
(三)消化道毛霉病:
首例胃毛霉病由Marchand于1910年报道。本型病变可累及食管、胃、十 二指肠、结肠等,并可扩展到肝、脾和胰腺,甚至产生腹膜炎。但以胃、十二指肠毛霉病为 最 多,约占该型的95%以上,慢性消化道溃疡是重要基础疾病,共统计国内报告119例,只有1 例是结肠毛霉病,其余均为胃、十二指肠毛霉病。男女比例为10∶1,年龄21~70岁,病程4 个 月至30年,最常见症状是上腹疼痛,可伴恶心、呕吐等症状。继发于溃疡者,其腹痛规律、 程度、频率均发生改变,按溃疡治疗效果不佳。胃镜检查可见巨大溃疡直径在3cm~5cm之间 ,表面覆以厚层污苔。钡餐显示巨大溃疡龛影,胃蠕动差,与胃癌鉴别十分困难,故胃毛霉 病术前确诊率很低[3]。
(四)皮肤毛霉病:
1929年,由Sutherland-Campdell首例报道原发性皮肤毛霉病。是原发于 皮肤和皮下组织的毛霉病,常由外伤、手术等引起,损害形态多样,如:红斑、丘疹、斑块 、脓疱、溃疡、坏死等。病程较长(2个月~24年),一般不经血播散,预后较好。国内资料 病原菌为少根根霉2例、总状毛霉1例、多变根毛霉1例、Mucor lusitanicus 1例[1]。继发性感染多来自鼻、脑、肺或其他部位毛霉的 播散,开始皮损为痛或不痛红斑、结节,逐渐扩大,以后中央出现溃疡、焦痂和干性坏死, 周边呈灰白色,最外围是水肿性红斑,并逐渐向外扩展。病程短,预后差。
(五)新生儿毛霉病:
视感染部位而不同,侵犯肠道可有呕吐、腹胀、血便等。若脑、肺、肝 等受侵则出现反应差、呼吸困难、黄疸等相应部位非特异症状。统计国内文献15例,男10例 ,女5例,日龄为1~21天,单纯消化道感染(毛霉性肠坏死)3例,术后恢复良好。其余12例 均为多个脏器混合感染(脑、肺、肝、脾、肾等及霉菌性败血症),全部死亡。其中4例有脐 炎史者,均发生大片肝坏死,故认为毛霉可由脐部创面而致肝坏死,此乃新生儿毛霉病一 特点。因其常多个脏器受累,临床无特异症状,难与其他严重感染性疾病区别,病死率极高 [7]。
(六)其他:
毛霉还可侵犯肾和子宫,国内报道有3例毛霉性肾炎和4例毛霉性子宫内膜炎。
通过以上介绍,大家应该对毛菌病有了一定的了解。知道了它的发病原因和发病机制,大家在生活中就应该多注意饮食卫生,避免感染病原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