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炎 肾阴虚 前列腺肥大 白带 腰酸 发热 鼻塞 儿童尿床 血虚 尿频 脱皮 淋巴结肿大 水泡 女性不孕 打呼噜 黄疸 免疫力下降 梦游症 冷汗
症状百科 > 骨折 > 骨折的处理原则有什么
骨折

骨折的处理原则有什么

  对于骨折的患者来说,我们应该怎么处理呢?当然了这要看患者的具体发病的部位,再者还需要知道骨折患者的具体相关的临床表现,再者骨折的患者还需要积极地配合我们的治疗,才会提高临床的治疗和护理效果。

  1.复位 有手法复位、牵引复位及手术切开复位三种方法,应根据骨折的部位和类型选用。复位标准:

  ①解剖复位:即对位对线良好,恢复正常解剖学位置。

  ②功能复位:即对位对线稍差,未达到解剖关系对合,但愈合后对功能无明显的影响。

  2.固定 骨折复位后,应持续固定在良好的位置直到骨折愈合。固定方法:

  ①外固定:有夹板、石膏绷带、持续牵引、骨折外固定器及外展支架等;

  ②内固定:有接骨钢板、螺丝钉、不锈钢丝及髓内钉等。内固定后常需加用有效的外固定。

  3.功能锻炼

  ①骨折早期:指伤后1~2周内,以固定肢体肌肉的主动等长舒缩运动为主,每日数次,每次5~20分钟。骨折部位上、下关节暂不活动,身体其他部位关节均应锻炼。

  ②骨折中期:指伤后2周至8~10周,继续患肢肌肉的主动等长舒缩运动,开始骨折部位上、下关节活动,其强度和范围逐渐缓慢增加。

  ③骨折后期:此期,已拆除外固定,功能锻炼的目的是增强肌力,克服肌肉和软组织挛缩,恢复关节活动度。主要是在抗阻力下进行锻炼,如从最简单的上肢提重物、下肢踢沙袋开始,逐渐增加难度,直至划船、蹬车运动。

  对于骨折的患者到底应该怎么去做,以上我们专家虽然做了一定的知识总结,但是骨折的患者随着疾病的康复,我们还需要注意的就是应该不断地提高自己对疾病的认识程度,再者骨折的患者还需要注意的就是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做功能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