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
肿瘤药物引起的神经系统毒性早巳受到医学界关注。随着化疗强度的提高、药物剂量的增强,化疗所致的脑白质病报道亦逐渐增多。有研究发现,顺铂、阿糖胞苷、氟尿嘧啶、卡莫氟、左旋咪唑、甲氨蝶呤、氟达拉宾、塞替派、卡莫司丁、异环磷酰胺等均可引起脑白质病,其中以甲氨蝶呤、卡莫司丁和顺铂最为常见。化疗所致的神经毒性与给药途径、剂量及给药方法有关,化疗药物与颅脑照射联合应用更为有害,如顺铂加甲氨蝶呤与
放疗联合应用。国外有学者研究了1304例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采取静脉注射甲氨蝶呤,每平方米体表面积1000mg剂量治疗后的情况。其结果在可评价的1218例患者中。仅有95例即7.8%,发生了急性神经毒性。而另一位国外研究者则报道了16例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和4例恶性淋巴瘤患者,在诱导——强化治疗阶段进行鞘内注射甲氨蝶呤预防脑膜白血病,治疗前后分别以磁共振成像进行检查评估,发现有8例,即40%,在治疗后出现脑白质病,其中有6例顺利完成化疗,病情缓解;另2例则出现精神状态失常并呈进行性发展。有研究发现,5-氟尿嘧啶的神经毒性可能与组织缺乏二氢嘧啶脱氢酶有关。此外,患者在应用卡莫氟过程中亦有发生脑白质病的报道,因此研究者建议为减少患病风险可采取分次口服给药。国外研究者发现,1例大剂量化疗后
骨髓移植并给予α干扰素进行免疫治疗的患者,1年后出现了典型的脑白质病,采用白细胞介素2每天皮下注射及阿糖胞苷鞘内注射每周1次,共4周,8个月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磁共振成像检查也显著好转。虽然有关化疗引起脑白质病的报道越来越多,但尚缺乏不同化疗药物致病率的资料,人们对其病理生理学机制的认识也有待进一步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