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炎 肾阴虚 前列腺肥大 白带 腰酸 发热 鼻塞 儿童尿床 血虚 尿频 脱皮 淋巴结肿大 水泡 女性不孕 打呼噜 黄疸 免疫力下降 梦游症 冷汗
症状百科 > 心悸 > 如何用中药治心悸?
心悸

如何用中药治心悸?

  心悸是一种常见的症状,主要出现在一些体质较差,尤其是阳寒内盛,心脉鼓动乏力者。治疗心悸,除常规药物治疗外,身体的调理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病窦综合征属中医“心悸”

  “眩晕”、等疾病的范畴。中医认为,素体阳寒内盛,寒凝气滞;损阻阳,心阳不得宜发,心脉鼓动乏力是病窦综合征的病理基础。笔者在临床实践中,采用温阳散寒,益气复脉之法。在借鉴《伤寒论》“通脉四逆汤”的基础上;自拟“温阳复脉汤”一方。

  药物组成及用法:制附子10克(另包),红参

  10克,黄芪鲍,克;炙麻黄6克,细辛6克,桂枝10

  克,川芎15克,丹参20克,黄精幼克,麦冬15

  克,五味子10克,灸甘草10克。水煎2次混匀,分早晚2次温服,每日1剂。30天为了疗程。方中附子先煎1小时。

  方解:方中附子温经劝阻,红参大补元气,合而振奋心阳,益气复脉为君;灸麻黄、细辛以助附子温经散寒,宣通寒凝,并用麦冬、五味于,黄精以助红参益气生津,滋阴敛气复脉为臣药;黄芪、桂枝、川芎、丹参益气活血以促血行为佐药;炙甘草制徊药之燥,且调和诸药,缓和药性,以防伤阴为使药。诸药配合,具有功阳散柬不伤阴,滋阴生津不碍阳之特点,兵奏灌阳散皋、益气复脉之效。

  瑰代药理研究表明,附子可增加窦房结自律性,同时使窦房传导改善,从而使心率增加。细辛除提高窦房结频率外,还可提高交接区频率,并有加速房室传导的功能。黄精能增加心肌收缩力,增加冠状动肄流量,改善心肌营养。黄芪有强心、扩血管、拄心肌缺血、抗心律失常、保护心肌等作用。川芎可通过交毒神经而间接兴奋心脏受体。五味子可调节心血管系统生理机能,玫善血液循环,增强心脏收缩力。

  以上是中医对治疗心悸的一个系统的描述,心悸可有多种原因引起,身体的调养是关键,在调养方面要温阳散寒,去除体内寒气,补元气。另外要适当的锻炼,加强体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