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炎 肾阴虚 前列腺肥大 白带 腰酸 发热 鼻塞 儿童尿床 血虚 尿频 脱皮 淋巴结肿大 水泡 女性不孕 打呼噜 黄疸 免疫力下降 梦游症 冷汗
症状百科 > 晕车 > 人为什么晕车?
晕车

人为什么晕车?

  相信晕车大家都不会陌生吧,可能在你周围有很多人都有晕车症状,那么什么是晕车呢?怎么防止晕车呢?

  晕车病,是晕车、晕船、晕机等的总称。它是指乘坐交通工具时,人体内耳前庭平衡感受器受到过度运动刺激,前庭器官产生过量生物电,影响神经中枢而出现的出冷汗恶心呕吐头晕等症状群。

  前庭器是人体平衡感受器官,它包括三对半规管和前庭的椭圆囊和球囊。半规管内有壶腹嵴,椭圆囊球囊内有耳石器(又称囊斑),它们都是前庭末梢感受器,可感受各种特定运动状态的刺激。半规管感受角加(减)速度运动刺激,而椭圆囊、球囊的囊斑感受水平或垂直的直线加(减)速度的变化。当我们乘坐的交通工具发生旋转或转弯时(如汽车转弯,飞机作圆周运动),角加速度作用于两侧内耳相应的半规管,当一侧半规管壶腹内毛细胞受刺激弯曲形变产生正电位同时,对侧毛细胞则弯曲形变产生相反的电位(负电),这些神经末梢的兴奋或抑制性电信号通过神经传向前庭中枢并感知此运动状态;同样当乘坐工具发生直线加(减)速度变化,如汽车启动、加减速刹车、船舶晃动、颠簸,电梯和飞机升降时,这些刺激使前庭椭圆囊和球囊的囊斑毛细胞产生形变放电,向中枢传递并感知。这些前庭电信号的产生、传递在一定限度和时间内人们不会产生不良反应,但每个人对这些刺激的强度和时间的耐受性有一个限度,这个限度就是致晕阈值,如果刺激超过了这个限度就要当传入的平衡刺激过分强烈时,如急刹车、剧烈旋转时,即使在平衡系统安全正常的状态下,也会让人感到头晕,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但有些人这种耐受力差,对轻微的平衡刺激即产生强烈的反应。

  什么时候容易晕车?

  睡眠差、过度劳累时容易发生。

  过饱时亦易发生。

  患某些耳部疾病时可发生。

  车厢密闭使空气不流通,或某一些物质的气味刺激,如汽油等。

  看到汽车时,严重的产生了条件反射,看到或想到车(尤其是公共汽车)就会晕车。出现运动病症状。每个人耐受性差别又很大,这除了与遗传因素有关外,还受视觉、个体体质、精神状态以及客观环境(如空气异味)等因素影响,所以在相同的客观条件下,只有部分人出现运动病症状。

  防晕车药物

  伤湿止痛膏:乘车前取伤湿止痛膏贴于肚脐眼处,防止晕车疗效显著。

  风油精:乘车途中,将风油精搽于太阳穴或风池穴。亦可滴两滴风油精于肚脐眼处,并用伤湿止痛膏敷盖。

  胃复安:胃复安1片,晕车严重时可服2片,儿童剂量酌减,于上车前10~15分钟吞服,可防晕车。行程2小时以上又出现晕车症状者,可再服1片。途中临时服药者应在服药后站立15~20分钟后坐下,以便药物吸收。此法有效率达97%,且无其它晕车片引起的口干、头晕等副作用。

  服维生素B6:旅行前1小时,服用100毫克:2小时以后,再服用100毫克,它可以缓解恶性症状。

  指掐内关穴:当发生晕车时,可用大拇指掐在内关穴(内关穴在腕关节掌侧,腕横纹上约二横指,二筋之间)。

  常晕车者可服乘晕宁,成人每次25毫克,小儿酌减,以防晕车反应。

  正确的使用方法是;在出发前半小时至一小时空腹服药,以缩短药物在胃内的徘空时间,使药物尽快达肠道吸收,以便在乘车、乘船、乘机时,药物已达有效浓度,获得满意效果。如需长时间旅行,可因入而异每隔4—6小时重复服用,以保持机体内持续性有效药物浓度,有效防止晕动症的发生。

  运动症的预防

  发生晕车、晕机、晕船时,最好是静卧休息。有条件的应尽量将座椅向后放平,然后闭目养神。千万不能在车厢内走动,这样会加重症状哟。

  发生运动症时,不可进食饮水。

  适当通风,保持空气流通和新鲜。

  有恶心、呕吐等征兆时,可作深呼吸。

  有条件的,用热毛巾搽脸;或在额头放置凉的湿毛巾。 另:如果是老人在乘坐交通工具是发生头昏、呕吐、恶心、出冷汗等征兆,切勿考虑为运动症,因为老年人前庭器官功能较迟钝,对运动反应不太敏感,一般不会发生运动症。同时,心脑血管急症(如心肌梗死、中风)患者也有以上症状,所以,应找医务人员处理较妥。

  防治晕车的按摩方法

  足部按摩疗法

  在乘车前半小时,用拇指和食指搓揉大拇趾和小趾,力度适中,持续五分钟。同时配合深呼吸,即可防止晕车。

  手部按摩疗法

  在乘车前,仔细揉搓两手大拇指3-5分钟。此外,还可以用拇指指腹推揉心脏反射区。

  耳部按摩疗法

  用双手拇指和食指夹捏耳廓尖端,向上提揪、揉、捏、摩擦,揉时力度不可太大,以双耳廓充血发红为宜。

  当然防止晕车的方法千千万万,但是在上车前嘴里面含两片鲜姜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当然也可以含上话梅,杨梅等食品,同样可以防止晕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