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 内科 儿科 传染病 妇产科 精神心理科 皮肤性病科 中医科 骨科 高血压 糖尿病 白癜风 肿瘤 性病 鼻炎 肾结石 肾虚 哮喘 腋臭 湿疹

医生在线免费咨询

当前位置: 疾病 > 苯丙酮尿症 > 查苯丙酮尿症正常值
苯丙酮尿症
概述 病因 症状 检查 鉴别 并发症 预防 治疗 饮食 饮食禁忌 经验 文章 问答 药品

查苯丙酮尿症正常值更新时间:2017-02-25

苯丙酮尿症作为一种基因病,一旦孩子出生,就不可以通过基因的条件来进行改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其他的方法来治疗它,让更多的人了解它,让更多人熟悉苯丙酮尿症的表现状况,以及如何检查它,还有如何来治疗它,让苯丙酮尿症不再是一个困扰许多家庭的难治之症,给更多的家庭带去关爱和希望。

苯丙酮尿症(PKU)是一种常见的氨基酸代谢病,是由于苯丙氨酸(PA)在苯丙氨酸转化为酪氨酸代谢途径酶缺陷,从而导致苯丙氨酸积累,并从尿液过度放电导致。本病多见于遗传性氨基酸代谢紊乱,其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正常人每天约需要摄入200~500毫克,2 / 3的蛋白质的合成在肝细胞中,苯丙氨酸羟化酶(PAH)转化为酪氨酸,还有甲状腺素的合成,肾上腺素和黑色素等。

患有苯丙酮尿症的人还有其他的一些异于常人表现,如1生长发育迟缓,除体格发育迟缓外,以智力低下为主。表现智商低于同龄正常儿童,出生后4~9个月可出现。重度智力商数低于50,语言发育障碍尤为明显。2神经精神症状由于脑萎缩和小脑异常,反复发作,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少。并且具有肌张力、反射亢进情况。总是有兴奋,多动和异常行为。3皮肤和头发表现干性皮肤,容易有湿疹和皮肤划痕症。由于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使黑色素的合成减少,所以头发颜色淡褐色的儿童。4由于缺乏苯丙氨酸羟化酶,苯丙氨酸从另一途径提高生产苯乳酸和乙酸,从汗液和尿液发出发霉的气味(或香鼠味道)。

苯丙酮尿症可以通过多种手段进行检查,如1新生儿喂养新生儿筛查后的3天,低假阳性率作用下,用比色定量测定苯丙氨酸脱氢酶。氯化铁滴入尿液,如立即绿反应呈阳性,可表明尿液中的苯丙氨酸浓度。3血浆氨基酸分析和尿有机酸分析可为本病生化诊断提供依据,同时也可鉴别其他氨基酸、有机酸及代谢性疾病。6-PTS缺乏儿童与新蝶呤的排泄率增加,生物喋呤呤,其总产量不足GTP-CH下降。5.近年来分析,它已经广泛的应用于PKU诊断和杂合子检测产前诊断。但由于基因多态性,结果必须谨慎。6还有其他辅助检查手段(1)脑电图(EEG)以慢波为主,偶见高振幅节律紊乱。脑电图随访研究显示,随着年龄的增加,EEG的异常表现逐渐增强,至12岁后脑电图逐渐减弱。(2)绒毛和羊水细胞的产前检查不能测量苯丙氨酸羟化酶活性,因此产前诊断并没有解决问题。3)X线检查显示畸形,CT和MRI显示弥漫性脑皮质萎缩等非特异性变化。

苯丙酮尿症可以通过药物治疗,主要是食物治疗,如:1低苯丙氨酸饮食适用于典型的PKU患者,完全缺乏会造成神经损伤,所以宝宝可以喂到低苯丙氨酸配方,补充辅食的时候应该根据孩子的淀粉、蔬菜、水果等低蛋白食物。饮食控制至少要持续到青春期以后。饮食治疗的目的是保持血苯丙氨酸浓度在0.24 ~ 0.6mmol/L,孩子可以给予低苯丙氨酸饮食的基础上,辅以母乳和牛奶。限制苯丙氨酸的摄入量,特别食品价格昂贵,有一些困难的操作。至于饮食限制苯丙氨酸摄入的饮食治疗,什么时候停止,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统一意见,一般认为,坚持10年。在控制苯丙氨酸摄入的饮食中,辅以酪氨酸或辅以酪氨酸替代饮食。补充酪氨酸的饮食会使头发褪色正常,但对智力发展没有影响。在治疗饮食中摄入苯丙氨酸,儿童的营养状况,血苯丙氨酸水平和副作用应密切观察。副作用主要是与其他营养不足有关,如腹泻、贫血(大细胞)、低血糖低蛋白血症、除了饮食控制,需要给予些药物。

看完这些,我们不得不感叹基因病虽然可怕,但是苯丙酮尿症相对来说已经是比较温和的了,还有办法治疗,虽说它表现出的症状也是让人担惊受怕,发作形式多样,后果严重,还是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检查手段来预防,来治疗,让更多的人来了解它,知道如何对付它,让它成为可控的基因病,从而给广大家庭带来福音。

审编医生
谢红霞儿科 主任医师 医院:国药同煤总医院

主治疾病:小儿感染性疾病,小儿肾病,结缔组织疾病,新生儿疾病...详情>

苯丙酮尿症相关问答

剖腹产快一年了,期间也没检查过。最近感觉 病情分析:阴部瘙痒的症状首先考虑是阴部感染的症状,建议你查查才能确诊。指导意见:单凭症状是不能确诊的,查清楚是什么感染的对症治疗是很关键,炎症刺激也会引起疼痛。
剖腹产快一年了,期间也没检查过。最近感觉 病情分析:您好,根据您的描述,考虑可能是盆腔炎症状,需要到医院进行检查确定。指导意见:建议你到妇科,做一次妇科检查及盆腔彩超,如果是盆腔炎,需要及时口服盆炎凈或者妇炎康。
血检查各项目均合格却没有显示正常 病情分析:你好,根据病情描述,考虑血常规结果正常,建议根据症状检查其他项目。指导意见:你好,建议上传血常规化验单明确,一般考虑正常,但如果有不舒服的症状需要完善相关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