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 内科 儿科 传染病 妇产科 精神心理科 皮肤性病科 中医科 骨科 高血压 糖尿病 白癜风 肿瘤 性病 鼻炎 肾结石 肾虚 哮喘 腋臭 湿疹

医生在线免费咨询

当前位置: 疾病 > 抽动症 > 不得不注意的儿童病症-抽动症
抽动症
概述 病因 症状 检查 鉴别 并发症 预防 治疗 饮食 饮食禁忌 经验 文章 问答 药品

不得不注意的儿童病症-抽动症

更新时间:2024-07-01

如果你发现一个小朋友在你身边不停的有小动作,如果你发现身边有小朋友不断的发出噪音,你会不会有种骂人的冲动,一般,我们对于那些整天不能安静的小朋友,我们都会冒出一个词汇,多动症,那么是否在意过一些严重“多动症”的儿童呢?他们的症状比多动症要程度更深,他们患的是一种更复杂的疾病,叫抽动症,这是一种有区别与多动症的病状。

小儿抽动症又称抽动秽语综合征,是一种儿童和青少年时期的慢性神经精神性疾病,可表现为运动抽动和发声抽动,运动抽动常表现为眨眼、眼球转动、皱额、努嘴、缩鼻、伸舌、张口、摇头、点头、伸脖、耸肩、挺胸、深吸气等,重者出现各种形态奇特的复杂性抽动,如冲动性地触摸东西、刺戳动作、跺脚、似触电样全身抖动、走路回旋、转动腰臀、蹲下跪地等。发声抽动一般表现为清嗓、咳嗽、吸鼻、吐痰声、哼声、吠叫声、啊叫声等,也可表现复杂性发声,如重复无意义的语音或脏话。上述抽动症状在注意力集中、放松、情绪好时会轻些,在晚上入睡后则完全消失,而紧张焦虑情绪低落、生气、惊吓、过度兴奋、过度疲劳、感冒发热等往往是加重抽动的因素。由于症状复杂多变,容易误诊。

多发性抽动症的病因至今尚不清楚,目前认为与遗传、围产期损害,如产伤、窒息早产及社会心理因素如家庭不和、过严家教、学习负担过重等有关,儿童受惊吓或精神紧张常常是发病的诱因。

小儿抽动症的症状可以时轻时重,呈波浪式进展。在青春期后大约40%—50%的病人抽动症状可自行缓解,25%———30%病人抽动症状明显减轻,25%-30%病人抽动症状迁延到成年,甚至终生者,但对学习及社会适应一般影响不大。但儿童期患儿由于行为怪异,常受到家长责骂、老师批评、同学嘲笑,对儿童身心发育会产生较大的伤害,可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攻击行为强迫行为、自伤行为、学习困难以及自卑焦虑等。

因此,对多发性抽动症患儿应及时治疗,坚持药物治疗与心理治疗并重原则。患儿需要较长时间服药以控制症状,药物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心理治疗包括心理转移法和认知支持法。此外要注意生活饮食调理,妥善安排日常作息时间,避免过度紧张疲劳,适当参加一定的体育和文娱活动,但运动不能过量,应避免食用含食物添加剂及咖啡因饮料等食品。

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喜欢动,静不下来的孩子都属于抽动症,因为临床实践证明,儿童中多动症的发病率要比抽动症的要高得多,换言之,大多数静不下来的孩子还是属于多动症范畴的,即便如此,家长们还是要注意自己孩子的状态,是多动症还是抽动症,这样才能做好及时的疏导和治疗。

审编医生
曾洁敏儿科综合 主任医师 医院: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主治疾病:擅长支气管哮喘、婴幼儿喘息、过敏性咳嗽、慢性咳嗽、...详情>

抽动症相关问答

从中医角度考虑,中医是怎么调理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 病情分析:这可以看看中医大夫,中医治疗要由医生辩证进行,各人体质不同,用药也会有加减的,清淡饮食,忌辛辣食物。指导意见:平时要注意放松自己的心情,不要给自己太多的思想负担,多锻炼身体,祝你健康 提问人的追问 2017-...
从中医角度考虑: 遇事容易紧张 病情分析:你好啊,你这个属于典型的肝气郁结啊,需要啊疏肝解郁治疗的啊指导意见:你这个主要是痰气交阻导致的啊,我建议你疏肝解郁,健脾化痰啊,可以吃点啊半夏厚朴汤啊 提问人的追问 2017-06-18 12:33:06不是...
从中医角度考虑:遇事容易紧张 病情分析:你好,这个是属于紧张综合征,中医上讲是肝气郁结导致的,指导意见:建议你可以使用一下疏肝解郁胶囊,做到自然放松就好,可以尝试做一下放松训练,必要时可以使用一些镇静的药物 提问人的追问 2017-06-22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