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 内科 儿科 传染病 妇产科 精神心理科 皮肤性病科 中医科 骨科 高血压 糖尿病 白癜风 肿瘤 性病 鼻炎 肾结石 肾虚 哮喘 腋臭 湿疹

医生在线免费咨询

当前位置: 疾病 > 高钙血症肾病 > 正常生育对于肾病患者是梦吗?
高钙血症肾病
概述 病因 症状 检查 鉴别 并发症 预防 治疗 饮食 饮食禁忌 经验 文章 问答 药品

正常生育对于肾病患者是梦吗?

更新时间:2013-05-13

很多肾病患者都很想知道患有肾病能否生育。今天,小编就这个问题给大家作些介绍以及给大家一些建议。一般来说肾病不宜生育的情况如下:

对于男性肾病患者,在药物治疗期间,最好不要生育,在药物停用且疾病稳定的情况下,可以生育后代,但其精子量和存活率可能比正常人要差。

而对于女性肾病患者,生孩子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国外研究表明,妊娠合并肾病可导致多种不良妊娠结局,如早产、胎儿体格和神经发育迟缓死胎等。对于孕妇而言,妊娠可诱发肾脏疾病或导致原本的肾病加重,严重者可出现肾功能衰竭。如果处理不及时,可导致孕产妇死亡。因此,患者在生育前应请教医生,根据肾脏病的程度和症状决定是否可以妊娠。有以下情况的患者不宜怀孕

肾病活动期患者

慢性肾炎患者尿中有大量蛋白尿或除尿蛋白外,还有较多的尿红细胞等,表示病情不稳定,此时妊娠如“火上浇油”,加重肾脏负担,可使血浆白蛋白下降,导致严重水肿,血容量增加,使血压升高,严重者可导致心力衰竭。同时,肾病活动期需要服用多种药物(如激素、免疫抑制剂、降压药物等)来稳定病情,而这些药物会引起妇女体内激素紊乱,导致受孕能力下降,更重要的是药物可能导致胎儿畸形。

肾功能不全患者

肾功能不全患者体内毒素积聚,可能影响卵子质量,不建议怀孕;且患者妊娠后,会进一步加重肾脏负担,可能导致肾功能衰竭,不仅危及自身生命,还容易导致胎儿畸形、流产、死胎。

血压高于150/100毫米汞柱者

这种患者妊娠易发生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可引起高血压性脑病、子痫、死胎,也可引起心力衰竭、急性肾功能衰竭,产后大出血的发生率也很高。

膀胱炎、肾积水等重症感染性肾病患者

治疗过程中要大量使用抗菌药物,可能影响胎儿健康,也暂时不宜怀孕。

但是,并非所有肾病患者都不能生育,应视肾病的类型、病情的轻重、肾功能情况而定。有些肾病患者,如慢性隐匿性肾炎轻微病变型肾病,仅有少量蛋白尿、无高血压、无肾功能减退者,在严密医疗监护下可允许妊娠。

肾病患者怀孕后注意事项

肾病患者一旦怀孕,需在产科和肾脏科密切随访,不仅需要严遵医嘱进行必要而安全的药物治疗,更离不开良好的生活调理。

定期检测尿常规、血压、肾功能若孕早期3个月内孕妇出现血压增高、肾功能恶化等趋势,就说明不适合妊娠,必要时提前终止妊娠。否则,不但孩子保不住,孕妈妈也有生命危险。而在妊娠后期应每周查2次尿常规,每天测量血压,每1~2周查一次肾功能。如果有尿蛋白大量增加、血压明显升高趋向,肾功能有减退,应及时中止妊娠。

营养全面、均衡由于胎儿生长发育需要,孕妇摄入的蛋白质要比正常人多,但是也不能太多,具体量可咨询医生。

控制食盐摄入

妊娠期盐分吸收过多,是导致肾病复发或加重的重要原因之一,建议每天食盐控制在3~5克。尤其要注意的是化学调味品及加工食品中所含的盐分。尽量不吃火腿、速食面、快餐、糕点等盐分多的食品,常吃减盐效果好的黄绿色蔬菜、海藻类食物。

其他

防寒保暖,预防上呼吸道感染;注意阴部清洁,避免性生活,减少尿路感染机会;注意皮肤、牙齿清洁,防止皮肤感染和牙齿龋坏;保持乐观情绪。

必须指出的是,肾病患者一次妊娠后最好做绝育手术,即使第一胎不幸夭折,也不要冒险再次怀孕。临床已经证明,女性肾病患者每怀孕1次,都会使病情加重,加速肾脏病的进展,甚至缩短患者的寿命。

通过小编的介绍,相信大家对肾病患者能否生育的问题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但小编还是建议如果您是肾病患者最好能前往医院咨询医生,这样得到的资讯会更全面。希望今天的资料能够帮到您。

审编医生
朱恒梅肾病内科 副主任医师 医院:深圳大学附属华南医院

主治疾病: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糖尿病肾病...详情>

高钙血症肾病相关问答

糖尿病引起的肾病应该如何治疗,谢谢 病情分析:按你描述的这种情况考虑是糖尿病引起的肾脏损害及并发症。指导意见:建议糖尿病饮食,适当运动锻炼促进糖代谢,主要是积极控制血糖平稳,定期监测血糖值,配合服用金水宝胶囊调理肾脏。
我脸上这个问题困扰了我很久 病情分析:这种情况的原因,考虑主要属于内分泌,油脂性皮肤吃辛辣食物引起的珍珠疹,或者是痤疮造成的。指导意见:这种情况是可以涂抹红霉素软膏治疗观察的,避免吃油腻和辛辣食物都有利于改善的,持续没有好转,医院检查治疗。
患有白癜风的准妈妈应该怎样预防护理 一般要注意免疫力的提高,还要注意以下: 1.减少污染食品的摄入,纠正偏食,制定科学的膳食食谱。 2.减少有害气体的吸入,晨练或运动时选择空气清新的场所。 3.注意劳动防护。 4.注意房屋装修造成的污染。 5.保持愉快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