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在线免费咨询
一、去除病因
对于有明确致病因素者,应尽可能积极处理,以避免进一步加重肾功能损害。如为肾前性因素,应积极扩充有效血流量,解除肾血管痉挛,适当加用利尿剂,如速尿每次1~2mg/kg,静脉注射;如系肾后性因素,应采用手术或其他措施解除尿路梗阻。
二、少尿期治疗
1.严格控制液体入量:防止补液过多引起心力衰竭、肺水肿或脑水肿。一般按下列公式计算:
24小时液体入量 (ml)=不显性失水+前一日尿量+异常丢失量-内生水。
每日不显性失水为400~500ml/m2,或每小时1ml/kg,如有发热,则体温上升1℃,应每日增加75ml/m2。内生水可按每日50~100ml/m2计算。输入液体中,异常丢失量可补充1/3张含钠液,其余部分给予不含盐的葡萄糖液。
2.纠正高钾血症:①避免高钾饮食,如果汁等;②避免输入含钾液体,如青霉素钾盐及库存血;③给予足够热量,防止组织分解;④血钾升高达6~7mmol/L,以上,或出现明显症状时,可给予10%葡萄糖酸钙0.5~1ml/kg,或5%碳酸氢钠5ml/kg,静脉注射,也可静脉滴注正规胰岛素和葡萄糖液,或用阳离子交换树脂口服或保留灌肠,以减少钾的吸收。血钾持续升高时,应采用透析疗法。
3.纠正酸中毒:轻度酸中毒不必特殊治疗,严重酸中毒常用5%碳酸氢钠3~5ml/kg静脉输注,以后根据血生化或血气分析结果调整。如酸中毒严重,但心脏负荷过重,不能接受碳酸氢钠治疗,则应进行透析。
4.纠正低钠血症:通常为稀释性,不需特殊治疗,如伴明显呕吐及腹泻,可静脉补充适量氯化钠溶液。如血钠低于120mmol/L,又伴有明显症状如意识障碍或惊厥,可给予适量高渗盐水,一般每次可给予3%氯化钠溶液6ml/kg,数小时后根据血钠及临床表现可重复一次。
5.利尿剂与降压药的应用:早期病例可用肾血管扩张剂及利尿剂,常用多巴胺和酚妥拉明每日各10~20mg,按每分钟5~8μg/Kg静脉滴注,然后静脉注射速尿1~2mg/kg。有血压升高者给予降压药。常用钙通道阻滞剂如心痛定,或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巯甲丙脯酸等。具体方法参阅急性肾炎节。
三、多尿期治疗
多尿期的早期处理原则同少尿期。当尿量明显增加时,由于尿中排出大量水分和电解质,易发生低钠、低钾及脱水,应根据尿量及血、尿电解质测定结果制定补液计划。一般每日入液量可按前一天尿最+400~500ml/m2汁箅,尽量口服。此期抵抗力差,易发生感染,应予以注意。
四、恢复期治疗
以避免过度劳累,加强营养,保护肾功能为主,应定期随访肾功能,禁用一切可能有肾毒性的药物,以防肾功能再度受损。
五、透析疗法
多适用于重症急性肾衰少尿期,目前一般主张应尽早进行。根据医疗条件及病人状况可选用腹膜透析或血液透析。主要适应证如下。
1.抗生素或其他可透析出的化学物质中毒所致的急性肾衰。
2.血钾持续高于7mmol/L,其他内科疗法难以控制。
3.严重代谢性酸中毒:pH<7.1或HCO3-<5mmol/L,补碱性液无显效或不能耐受。
4.血尿素氮>100mg/dl,肌酐>8mg/dl,或尿素氮每日上升>30mg/dl以上。
5.出现严重水中毒症状、如严重水肿、肺水肿、脑水肿、心力衰竭等。
中医治疗:
本病的治疗要分清标本缓急,或扶正治本,或祛邪治标,或扶正祛邪,标本同治。
辨证选方
(一)关格期
1.湿浊雍盛
治法:扶正降逆,温阳化浊。
方药:温脾汤合苓桂术甘汤加减。太子参、茯苓、当归、白术各10g,附子、甘草、干姜各6g,桂枝3g。呕吐甚加半夏、陈皮、竹茹;大便不通加大黄、枳实;口粘口苦加杏仁、滑石、黄连。
2.阳衰湿泛
治法:温阳益肾,化浊利水。
方药:真武汤合肾气丸加减。熟地、山萸肉各12g,茯苓、白术、泽泻、丹皮各9g,附子、生姜、甘草各6g,桂枝3g。浮肿明显加怀牛膝、车前子;恶心呕吐加苏梗、黄连。
3.阴衰阳竭
治法:回阳救逆,益阴降浊。
方药:生脉散合参附汤加减。人参、麦冬、龙骨、牡蛎各10g,五味子、附子、甘草各6g。大便干加大黄、生地;病重者加服黑锡丹。
(二)虚损期
1.肝肾阴虚
治法:滋养肝肾。
方药:杞菊地黄丸加减。熟地、枸杞子各12g,菊花、山药、山萸肉、茯苓各9g,丹皮、泽泻各6g。兼阳亢者加知母、黄柏;大便秘结加火麻仁、生首乌;下焦湿热加车前子、石韦、萆xie。
2.气阴两虚
治法:益气养阴。
方药:参芪地黄汤加减。人参、黄芪各12g,熟地、山萸肉、山药、茯苓各9g,丹皮、泽泻、甘草各6g。畏寒肢冷者加附子、肉桂;大便干结加生首乌、火麻仁。
二、专方验方
1.连苏饮:川连6g,苏叶6g。水煎服,日1剂。止关格呕逆。
2.水毒内闭方:大黄、附子各10g,黄连、黄芩各6g。附子先煎半小时,取汁,纳诸药,水煎服,每日1剂,分2~4次服。用于急性肾功能衰竭,血中尿素氦升高者。
3.吴萸止吐方:吴萸6g,人参4g,生姜8g,大枣12g,苏梗6g。水煎服,每日1剂,分2~4次服。用于肾功能衰竭呕吐明显者。
4.温肾解毒汤:紫苏20g,党参10g,白术10g,半夏6g,黄连1g,六月雪20g,绿豆20g,丹参20g,熟附子6g,土大黄9g,砂仁1g,生姜4g。水煎服,日1剂。治疗肾功能衰竭。
5.腹水方:黑白丑粉、小茴香粉、生大黄粉各等分。分装胶囊,每日服3g,分4次吞服。用于肾功能衰竭腹水腹胀,大小便不利者。
6.肾方:炒草果仁10g,醋炙大黄6g,半夏10g,藿香10g,槟榔10g,菌陈10g,黄芩10g,陈皮10g,甘草6g。水煎服,日1剂。用于肾功能衰竭属秽浊中阻,湿浊化热上逆者。
三、其他疗法:
1.贴敷:大蒜120g,芒硝30g。捣烂成糊状,外敷肋脊角肾区,每日敷2~4小时,3天为1疗程。可用于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期。或用芫花30g,水煎,温热敷肾区,有改善肾血流量,促使利尿的作用。
2、灌肠:用于肾功能衰竭,可降低尿素氮。用大黄15~30g,白头翁30g,黄柏15~30g,槐花15~30g,细辛1~3g。煎至150~200ml,每日1次保留灌肠。
中西医结合治疗:
对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西医根据少尿期和多尿期的不同,而分别采取措施。少尿期的治疗主要是尽一切可能保持水电解质的平衡及供给足够的热量,并给予降压、抗凝、强心等对症治疗。多尿期尿素氮继续升高,血液生化改变更加复杂,仍以对症治疗为主。中医对本病的治疗,目前大多按西医的分期进行辨证治疗。电解质紊乱时,主要通过宣肺调通水道为主,或用温补脾肾利水,有一定疗效。多尿期气阴两伤,以益气养阴为主。感染期均从清热解毒凉血入手。一般认为,中药能促进体内代谢废物的排出,促进肾功能的恢复,提高机体耐受性和抵抗力。中西医结合可以明显提高疗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2、采用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可以延长肾功能衰竭者的生命,近年来在透析的同时配合中医中药取得了一些进展。初步看来,中药对改善肾功能有一定效果,能够纠正在透析中产生的一些并发症,如贫血、透析失平衡综合征、高凝状态等。但是由于中药含钾较多,病人恶心呕吐时不能内服等到问题,限制了中药发挥作用。然而透析可以改善症状,增进食欲,降低血液中钾的含量。所以,中西医两者相结合使用,能够相互弥补,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