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减的药物治疗
甲减的药物治疗比较简单,主要用甲状腺激素制剂替代治疗。因为甲状腺激素制剂容易得到,价格便宜,服法方便,治疗效果好;而异体甲状腺移植成活率低,并发症多,现在没有人采用异体甲状腺移植方法来治疗甲减。目前甲状腺激素制剂有三种:
⑴干燥甲状腺片 由动物(主要是猪和牛甲状腺为原料,我国主要以猪的甲状腺为原料)的甲状腺焙干,碾磨成粉,压制成片,以片剂灰化后,测定其中碘的含量来制定甲状腺片的生物含量,所以动物甲状腺内有生物效应的T4、T3和无生/物效应的T2、T1甚至无机碘含量,都会影响甲状腺片生物效价。干燥甲状腺片只能经肠道吸收,效价不够稳定;但制作方便,来源广泛,价格便宜,存放在避光、阴冷处不易变质。剂量为40毫克/片,每天的替代剂量为40~60毫克/天,个别病人需要80~120毫克/天。
⑵L型甲状腺素片 为人工合成的片剂,效价稳定。片剂剂量有五种,分别为20微克、50微克、75微克、100微克和125微克/片。目前国内已能生产,但未上市场,正在新药评审中。
⑶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T3是人工合成的,效价稳定,只有口服制剂。片剂剂量有三种,为5微克/片、25微克/片和50微克/片,目前国内不能生产。由于T3对心血管的作用较强,临床上很少应用,偶尔用在甲亢危象治疗和T3抑制试验时。
以上3种制剂都是口服制剂,胃肠道吸收完全。干燥甲状腺片和L型甲状腺素片在血中的半寿期较长,发挥作用缓慢,一般在服药1周后发挥疗效,2~4周后才明显好转。T3血中半寿期短,约为1天,服药6小时即见疗效,但维持时间较短,需1天2次服药,停药后数天症状又复出现,故不适宜作为永久性治疗的方法。
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中的几个注意问题:
● 开始剂量宜小。由于甲减病人的病程一般较长,年龄偏大,甲减患者常常合并高脂血症,冠心病发病率较高,而甲减患者机体代谢率低下,耗氧量少,病人并不表现心绞痛,容易被忽略。当病人补充甲状腺激素后,机体的代谢率很快就增加,耗氧量也很快增加,而高脂血症和冠状动脉的病变不能立即改善,这样会诱发病人心绞痛发作。为了避免服药后心绞痛发作,主张从剂量小开始,开始服药时为每次1/2~1/4片(干燥甲状腺片为10~20毫克/次,或L型甲状腺素片25~50微克/次)。甲减病情越重病程越长,则开始剂量越小。以后逐渐增量,每2~4周增量1次,每次增量1/2~1/4片,2~3个月可达到维持剂量,直至促甲状腺素和T4恢复正常。对伴有心脏病患的病人,或服药后心率明显增快的患者,在服用甲状腺激素制剂的同时可加服洋地黄或心得安。
● 甲状腺激素的半寿期长,服药后血浆药物浓度比较稳定,当剂量和病情稳定后,可以改为每日1次服,疗效与1天3次是相同的。甲状腺激素制剂一般需终身服用。
● 原发性甲减L型甲状腺素的通常剂量为每天17微克/千克体重。
● 根据我们对38例原发性甲减病人的临床观察,以对促甲状腺素的抑制作用评价。三种甲状腺激素制剂间的等效价为:100微克L型甲状腺素≈40~60毫克干燥甲状腺片≈30~40微克T3。
● 超敏的促甲状腺激素测定可以避免替代剂量过量。我们要求促甲状腺激素维持在正常值范围内,服用甲状腺激素制剂后,促甲状腺素的平衡所需时间较长,改变L型甲状腺素片剂量后4~6周促甲状腺才达平衡,此时测定才为合适。过去L型甲状腺素的维持剂量为100~200微克/天,超敏感促甲状腺素测定表明多数病人服用剂量太大。长期剂量过大会引起骨质稀疏,对合并心脏病的患者来讲是有害的。对长期服用药物的患者不需经常检查甲状腺激素,每半年至一年检查1次就可以了。判断补充甲状腺激素制剂是否合适,主要是根据病人的症状、体征和甲状腺激素及促甲状腺素测定综合考虑,其中以促甲状腺素测定值最为可靠、准确。有些病人以浮肿是否消失作为甲状腺激素制剂补充是否合适的指标,这是不恰当的。因为浮肿的原因很多,也很常见;浮肿本身又是一个主观的感觉,缺乏客观的诊断标准。有些病人为了治疗浮肿,甲状腺激素制剂补充过量已经出现心动过速,甚至出现了甲亢的症状,T4、T3明显升高,但浮肿仍然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