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炎 肾阴虚 前列腺肥大 白带 腰酸 发热 鼻塞 儿童尿床 血虚 尿频 脱皮 淋巴结肿大 水泡 女性不孕 打呼噜 黄疸 免疫力下降 梦游症 冷汗
症状百科 > 低血压 > 生理性低血压的知识
低血压

生理性低血压的知识

  低血压这种疾病可以出现生理性质的,还可以出现病理性质的,但是不管是生理性质的还是病理性质的都需要我们做好检查,因为血压和我们的循环系统有着直接的关系,为此应该及时的去处理,这样才能达到一定的效果,降低血压的并发症。

  低血压是体循环动脉压低于正常的总称。一般来说按常规测量法,测得成人肱动脉血压低于90/60mmHg(12.0/0.8kPa)时,可称为低血压。正常血压有昼夜波动,24h内最大差值可达40mmHg(5.33kPa)还有季节性波动,故应在不同日的同一时间多次测量安静状态下的血压,方可对低血压做出判断。但血压的正常变异范围相当大,不易以一个数值代表不同的年龄、性别、体质的人的正常血压,所测的血压值,可供参考。其临床意义应结合临床综合分析。

  是指部分健康人群中,其血压测值已达到低血压标准,但无任何自觉症状,经长期随访,除血压偏低外,人体各系统器官无缺血和缺氧等异常,也不影响寿命。据统计,有上述低血压状态的人约占健康人的2.5%~3.5%,常见于经常从事较大运动量的人群如体育运动员、重体力劳动者,而体型瘦长的年轻妇女也不少见。生理性低血压可有家族性倾向,无重要临床意义。

  以上对于低血压的相关知识虽然专家从一定的角度给出了一些阐述,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最好告诉低血压的患者到底应该怎么做好治疗,最好还告知低血压的患者正确的测量血压,这样才能有效的治疗和处理低血压这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