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炎 肾阴虚 前列腺肥大 白带 腰酸 发热 鼻塞 儿童尿床 血虚 尿频 脱皮 淋巴结肿大 水泡 女性不孕 打呼噜 黄疸 免疫力下降 梦游症 冷汗
症状百科 > 肌肉萎缩 > 肌肉萎缩的诊断方法有哪些 了解肌肉萎缩的3个诊断方法
肌肉萎缩

肌肉萎缩的诊断方法有哪些 了解肌肉萎缩的3个诊断方法

  肌肉萎缩一种肌肉力量减退的疾病,其病因包括有多个方面,比如遗传、神经病变、外伤、肿瘤、颈椎病厌食症库欣综合征、甲状腺功能亢进以及一些炎症性疾病等。患者在早期可能没有明显症状,随着病情发展肌肉力量会逐渐减退。而对于诊断肌肉萎缩,方法主要有下面三个:

  一、了解病史

  患者的某些疾病可能会引起肌肉萎缩,比如恶性肿瘤糖尿病尿毒症、结缔组织疾病、神经炎中毒、外伤等。因此了解患者的疾病史对于诊断肌肉萎缩很有帮助。

  二、体格检查

  肌肉萎缩患者在体格方面会有显著的变化,因此可以通过检查体格来诊断疾病,具体的体格检查方式也有以下几种:

  1、观察肌肉的外观以及肌肉的体积是否发现变化。

  2、由于肌肉萎缩会导致其他伴发症,比如关节症状、皮肤症状或者神经症状等。因此进行体格检查时要观察患者有无感觉障碍,关节是否有变形以及萎缩肌肉有无自发性疼痛和压痛等。

  3、肌肉萎缩大多都会有肌无力,因此要让患者在温暖和舒适的体位下进行肌肉硬度、伸屈阻力等方面的检查。

  三、辅助检查

  常用的辅助检查方法根据肌肉萎缩的范围和形式有下面几种:

  1、针对肌源性肌肉萎缩,可以进行肌肉活检以及血钾、血清肌酶、肌电图、尿肌酸等检查。

  2、针对神经源性肌肉所谓一般可以进行CT、MRT、腰穿、肌电图等检查。

  3、针对全身性肌肉萎缩可以对呼吸系统、消化系统、血液、尿液、自身免疫系统等进行检查。

  以上三种就是针对肌肉萎缩的诊断方式,如果被诊断出肌肉萎缩,那么一定要积极进行治疗,另外由于肌肉萎缩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容易发生外伤、骨折等情况,因此在治疗期间患者要使用护具,并且要依据肌肉力量来进行相应的肌肉康复运动来帮助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