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 内科 儿科 传染病 妇产科 精神心理科 皮肤性病科 中医科 骨科 高血压 糖尿病 白癜风 肿瘤 性病 鼻炎 肾结石 肾虚 哮喘 腋臭 湿疹

医生在线免费咨询

当前位置: 疾病 > 坐骨神经痛 > 坐骨神经痛的治疗手段
坐骨神经痛
概述 病因 症状 检查 鉴别 并发症 预防 治疗 饮食 饮食禁忌 经验 文章 问答 药品

坐骨神经痛的治疗手段更新时间:2013-08-24

坐骨神经痛这个疾病对我们而言,无疑是有着一定的威胁性的。因为其常见性和危险性,让我们不得不重视。在其治疗上,我们也是花费了不小的精力,现在来看看其治疗手段吧。

1、应针对病因治疗,腰椎间盘脱出急性期卧硬板床休息1-2周常可使症状稳定。

2、对症治疗,疼痛可用扑热息痛加可待因30mg,3-4次/d,以及其他非甾体类镇痛药,如异丁苯乙酸,萘普生等,肌肉痉挛可用安定5-10mg口服,3次/d;或环苯扎林10mg口服,3次/d,可能有效。

3、严重病例可用地塞米松10-15mg/d,静脉滴注,7-10天;一般可口服泼尼松10mg,每日3-4次,10-14次为一疗程,也可用1%-2%普鲁卡因或加泼尼松龙各1ml椎旁封闭,可配合针灸和理疗,保守疗法多可缓解,疗效不佳时可用骨盆牵引或泼尼送龙硬脊膜外注射,个别无效或慢性复发病例可考虑手术治疗。

[治疗方法]

一、卧床休息:

特别是椎间盘突出早期卧硬床休息3-4周,有的患者症状自行缓解。

二、药物治疗:

止痛剂,维生素B族,短程皮质类固醇激素口服可有利恢复。

三、理疗:

急性期可用超短波疗法,红斑量紫外线照射等治疗,慢性期可用短波疗法直流电碘离子导入。

中医分型治疗坐骨神经痛

(一)

【辨证】寒湿闭阻。

【治法】散寒除湿,通痹止痛。

【方名】蠲痹镇痛汤。

【组成】制川乌10克,制草乌10克,细辛6克,牛膝15克,苍术12克,防己12克,制乳香10克,制没药10克,川芎15克,桂枝12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二)

【辨证】风寒湿邪凝滞,经络瘀阻。

【治法】祛风除湿,散寒止痛。

【方名】皂独附姜汤。

【组成】皂刺30克,独活9克,附子9克,肉桂6克,姜黄15克,苍术15克,薏仁30克,防己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三)

【辨证】风寒湿邪阻滞经络,气血运行不畅,筋脉失养。

【治法】舒筋活络,行血止痛。

【方名】舒筋活络饮。

【组成】独活15克,灵仙12克,千年健10克,杜仲12克,牛膝15克,续断12克,木瓜10克,鸡血藤30克,红花9克,当归12克,川芎9克,地龙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四)

【辨证】风寒湿气侵入肌肤,流注经络,湿凝为痰,痰瘀互结,闭塞遂道,营卫失其流畅。

【治法】祛风除湿,活血化瘀,涤痰通络。

【方名】通经止痛汤。

【组成】制南星10克,白芷10克,黄柏10克,川芎10克,红花10克,羌活10克,威灵仙25克,苍术15克,桃仁15克,防己15克,元胡15克,独活15克,龙胆草6克,神曲12克,桂枝12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3天为1疗程。

(五)

【辨证】寒湿阻络。

【治法】通阳开痹,驱湿逐寒。

【方名】驱痹汤。

【组成】细辛6-12克,制草乌6-12克,制川乌6-12克,麻黄15克,牛膝20克,木瓜20克,乳香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细辛,制川草乌的药量即先从小量开始,逐渐增量。

(六)

【辨证】风寒侵袭,脉络阻滞。

【治法】祛风散寒,活血通络。

【方名】蛇蝎汤。

【组成】乌梢蛇10克,炒地龙10克,僵蚕10克,桂枝10克,川芎10克,甘草10克,全蝎6克,制川乌6克,制草乌6克,蜈蚣4克。

【用法】川,草乌先煎半小时以减少毒性,后入他药,取药液300毫升,每日1剂。

(七)

【辨证】阳虚气弱,寒湿阻滞经脉,气血运行不利。

【治法】温阳益气,散寒祛湿,和血通络。

【方名】薏苡附子散合芍药甘草加味。

【组成】薏苡仁70克,制附子25克(先煎),炙甘草30克,赤芍20克,黄芪30克,党参20克,当归15克,卷柏12克,木通10克,秦艽18克,海风藤10克,鸡血藤12克,乳香10克,没药10克,牛膝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八)

【辨证】寒热瘀阻。

【治法】散寒祛湿,舒筋活络。

【方名】坐骨神经Ⅰ号方加味。

【组成】川牛膝60-120克,黄柏9-12克,生苡仁30-40克,川芎10-12克,木瓜12-18克,细辛4-6克,苍术10-15克,独活10-15克,土鳖虫10-15克,桑寄生30克,淫羊藿30克,鸡血藤30克,伸筋草30克,赤芍15克,白芍15克,生地15克,熟地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九)

【辨证】气血两虚,寒湿痹阻。

【治法】益气活血,舒筋止痛。

【方名】坐骨丸。

【组成】党参60克,当归60克,木瓜60克,延胡索60克,甘草60克,续断90克,全蝎30克,落得打30克,甘松30克,蜈蚣20条,蜂房2只。

【用法】研末炼蜜为丸,每服6克,日服3次。

(十)

【辨证】寒湿之邪侵袭,气血流行不畅。

【治法】温经通络,祛风散寒。

【方名】痛痹汤。

【组成】乌蛇20克,延胡索10克,申姜10克,鸡血藤25克,牛膝15克,丹参15克,当归15克,白芍15克,炙甘草15克,乳香7.5克,没药7.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十一)

【辨证】风寒湿痹,阻滞经络。

【治法】除湿散寒,温通经脉。

【方名】新方桂枝汤。

【组成】桂枝30-60克,白芍15-30克,生姜3-5片,甘草5-6克,大枣5-10枚,北黄芪15-30克,当归10-15克,川牛膝10-15克,独活10-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十二)

【辨证】风寒湿邪,阻闭经络。

【治法】散寒利湿,驱风通络。

【方名】当归回逆汤。

【组成】全当归15克,嫩桂枝10克,酒杭芍10克,北细辛3克,小木通10克,川牛膝12克,香独活10克,宣木瓜10克,生甘草3克,干地龙10克,全蝎5克,川蜈蚣3条,防己10克,川断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十三)

【辨证】寒湿之邪,内传经络,气血瘀阻,经遂不通。

【治法】祛湿散寒,温通经脉,化瘀止痛。

【方名】加味桂乌汤。

【组成】桂枝12克,白芍30克,丹参30克,制川乌9克,炙甘草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十四)

【辨证】寒凝气滞,瘀阻经脉。

【治法】温阳散寒,化瘀通络。

【方名】加减阳和汤。

【组成】麻黄10克,熟地20克,油桂5克,白芥子15克,焦白术15克,鹿角霜50克,玄胡25克,桃仁15克,赤芍15克,茯苓15克,生甘草15克。

(十五)

【辨证】劳伤筋脉,气血不运,经遂不通。

【治法】舒筋活络,缓急止痛。

【方名】加味芍药甘草汤。

【组成】生白芍50克,炙甘草50克,元胡15克,罂粟壳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上述所讲,便是针对坐骨神经痛所列出的治疗方法介绍,其中大部分以中医药方为主,若是坐骨神经痛患者能够见到这些药方的话,回到家中尝试一番,相信那效果是不会让大家失望的。祝愿大家早日摆脱这个问题。

审编医生
马成海骨外科 副主任医师 医院:青县人民医院

主治疾病:腰椎管狭窄症,股骨头坏死,胸腰椎骨折,腰椎骨折,骨...详情>

坐骨神经痛相关问答

腰间盘突出压迫坐骨神经痛 病情分析:你好,根据你的描述,腰椎间盘突出压迫坐骨神经,有腿部麻木无力指导意见:建议腰部休息保暖,避免久坐久站,弯腰负重,剧烈运动等,如中药外用保守治疗不佳,可行局部物理因子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引起坐骨神经痛 服药期间最好不要喝酒。建议可以配合腰椎牵引、按摩、理疗进行对症治疗,平时要注意休息,避免腰部的过度运动,睡硬板床房,防止久站久坐弯腰,饮食上多吃些含钙丰富的食物,如鱼,虾,骨头汤。
:请问于老师说的坐骨神经痛原发病是指什么叫原发病 病因分析:坐骨神经痛就是坐骨神经损伤导致的,一般有外伤和腰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两种原因比较多。 指导意见:建议到三甲医院的骨科或脊柱外科查腰椎核磁,明确是否有腰椎间盘突出压迫腰神经引起坐骨神经痛。这种情况比较多,如果确实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