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炎 肾阴虚 前列腺肥大 白带 腰酸 发热 鼻塞 儿童尿床 血虚 尿频 脱皮 淋巴结肿大 水泡 女性不孕 打呼噜 黄疸 免疫力下降 梦游症 冷汗
症状百科 > 小三阳 > 胆结石胆囊炎中医
小三阳

胆结石胆囊炎中医

  胆结石胆囊炎在中医领域里算是在“胁痛”、“黄疸”的范畴之中,主要病因是心情压抑、不畅快,饮食过于油腻而造成导肝火排不掉,脾功能障碍而形成内里湿热,胆汁滞留而凝成结石,胆道被结石堵住,不通畅,因此得症。

  胆结石慢性胆囊炎的临床表现:间断的右上腹或胃脘部痛,向右肩背放射,这很多时候是因为患者情绪的大起大落或吃食的油气过于旺盛引发其病情的发作或加重,甚至有时候还会出现突发性右上腹绞痛。若考虑为胆囊颈部有结石镶嵌于其内,从而引起胆绞痛,那么可告知病人右侧卧位,并嘱其家属平日多拍打患者右后背部,让镶嵌在胆囊中的结石掉落,从而缓解患者疼痛。在此,患者应注意在生病期间的清淡饮食,情绪不要大起大落。

  胆结石伴急性胆囊炎表现为:起病十分快,右上腹或胃脘疼痛向右肩背放射,吃不下东西,不然就会加重腹痛,或呕吐发热,还会出现寒战,有时有黄疸,尿不多且颜色发黄,甚至便秘。在这个时候,病人不能吃任何东西,有条件的情况下还要对患者进行胃肠减压,并且可以在患者的右上腹外敷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作用的软膏,消退患者的炎症。

  坏疽性胆囊炎急性化脓性梗阻性胆管炎,中医将此类证候称为火毒型。主要表现为:右上腹和胃脘区痛感强烈,甚至痛遍整个腹,高烧不退,黄疸,便秘。胆管疾病到了这个时候,最有效的办法就是采取手术治疗,不过有些病人因为有手术禁忌病症,或医治的地方达不到手术的要求,因而只能采取保守治疗。治疗时应该以清利肝胆,泻火解毒为主。

  以上三种病症,依次是胆结石胆囊炎逐渐加重的三个阶段,在这三个阶段的治法中,始终坚持着舒肝利胆,通腑泻热的原则。这也是中医治疗胆结石胆囊炎的最基本的法则。当然,除了内服、外敷中药外,配合针灸,耳针,运经仪治疗等常可获得更好的疗效。中医治疗胆结石胆囊炎,其发生的副作用少,无禁忌证,简单可行,但需要注意的是要把握好适应症,尤其是在急性炎症阶段的治疗。